主持人:您刚刚谈到糖尿病是高发的疾病,有很多高危人群。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肥胖儿,中医有没有什么干预的措施。
徐远:我们把这几类人定义为高危群,比如出生的时候就是低体重儿,还有比如这个妈妈生了一个巨大胎儿,这个妈妈本人容易得糖尿病也算高危人群,另外现在有超重倾向的人,尤其现在20多岁胖的孩子,将来一定是要可能避免不了会步入到糖尿病行列,因为他太年轻了,一旦做不到位,就可能进入这个行列,希望家长关注这些孩子,肥胖本身也是一个。
再有比如长期的饮食的过多的热量,以及运动的过少和过大工作压力的人,他得这个糖尿病的机会就要更多一些,再我就是父母双方当中有糖尿病的患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母亲或者双方都有的,你的得病机会也要大一些,另外其他因素恐怕都没有,但是自己已经是一个40岁以上的人,我们目前也是列在要注意防止这样,你自己想一想,如果是这几类人的话,你应该是什么呢?无论有没有症状,你就是什么感觉都好,也至少一年要规律的查一次血糖,而且我们建议的是即查空腹,也要查餐后,现在空腹血糖有些人还算正常,但是餐后血糖还是有问题的,很多人说在单位查体了,空腹也没有问题,这个当中如果做一个或者标准的糖代量的检查或者餐后血糖测定以后,会发现已经有问题了,这样的人都要管理起来,如果已经或多或少发现危险的因素或者已经有血糖异常了,你如果不管理的话,是终究要走到这个行列的。
主持人:我们看网友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吃肉和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
徐远:我们刚刚谈吃肉和糖尿病的关系,现在很多病人也在问我们,我这个糖尿病是不是因为老吃糖,老吃水果得的,应该这么讲,得糖尿病本身,我们今天讲的是二型糖尿病,第一本身有自己胰岛功能的问题,先是最根本的基础,这个问题出在哪儿呢?医学上叫做胰岛素相对抵抗,这个意思就是比如军队人家派出去十个兵,就能打一个胜仗回来,你派出去50个兵地你的胜仗也没有打了,就是一个残兵败将,胰岛素抵抗就是有一点这个意味,很多人胰岛素水平一测很高,但是血糖照样还是很差,就说明这么高的胰岛素分泌出去,血糖还没有给弄下来,这个时候我们医学上认为是抵抗,你起不了好的作用这个在二型糖尿病当中,尤其是早期胖的人,这个占的是很明显的一个因素。随着你的病程的延长,你的胰岛功能越来越减退,因为它的不足,血糖就控制不了,这个是你二型糖尿病得的最根本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本身就有薄弱环节,你再可乐、水果、甜点吃的过分的时候,就表现出来发病了,这个病并不是因为吃糖或者喝饮料出来的,而是不是合理的饮食把这个病促使它发生了。另外肉和糖是什么概念呢?有的病人也有这种误区,跟我讲,我太可怜了,我一顿饭才吃一两,一点都不多,我怎么血糖还这么高,你再去挖掘,他吃的菜很油,或者大鸡腿吃了一个或者花生米吃了一把,肉的概念我们把饮食当中营养成份按比例让大家来摄取的,比如你的碳水化合物,主食占多少,你的肉类蛋白质这一块占多少,你油脂,或者适当炒菜的油,包括植物油要占多少比例,蔬菜占多少比例,都是有比例的,不是把这份主食的比利卡好了,我才吃一两不高,是一个总的概念,你这个没有高那个高了,1+1+9,是这样就对血糖不利了。对于肉倒是不会说像喝粥吃淀粉那样把血糖骤然升的很高,因为热量在那摆着。一个合理饮食,是指几个比例占的都很合适,对血糖最有利的,如果单纯是主食吃的合理,但是肉类吃的很多,油脂也很多,血糖照样控制不良。
主持人:这个比例有没有?
徐远:有,这个比例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因为胖瘦不一样,有的人很胖,加上血脂也高,我们为了让他得减肥,减体重,所以你给他设定的热卡要比正常人低,他才能减肥,另外这样的人在油脂上,在肉类上限制更严一些,我们以一个正常的人正常的形体,相对的合理饮食来讲,一个糖尿病病人应该是什么呢?它的总热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的热量比例是55%左右,包括你的脂类,包括油也好,一些相对有点肥的肉类的东西占的热量要占到30%左右,这样就是85%左右,蛋白质是占到15%左右,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的人可能这个会让它少一些,那个会多一些。
主持人:饮食结构的调整,一般的糖尿病一生都会跟患者具体的交流一下吗?
徐远:你说的这个问题很好,恰巧刚刚我看有一个,糖尿病病人咱们给的建议是什么呢?如果门诊的话,医生就很难有这么一个时间,所以实际上就是这么讲,如果医生是有时间的时候,他确实应该把所有的知识都给病人,所以我们现在,比如第一做健康的这种宣教,也是希望病人懂,包括病房就能做到这样,医生不但要查血糖血脂血压是否达标,就是一个糖尿病病人,我们不是光管血糖,几“高”都要管,另外医生一定要管你的饮食、运动,因为每一个人的饮食运动方式和量都是不一样的,要给你设定,然后在住院期间把你的诊断搞的很明确,因为糖尿病带来的相关问题到底是有还是没有,程度怎样,该怎么定方案管理这个都要解决,除此以外,就是医生在解决完了诊疗的所有的东西以后,还应该有一个任务,就是教会病人懂得对于我来讲,我怎么吃算合理的,怎么都算合理的,包括我怎么监测是对的,哪些指标多少时间查,这个都是医生要说的,在病房我们都能做得到。在门诊有的时候比较难,比如一上午很多病人在这看病,看到12点半才完事没有时间给病人一个一个介绍,我们现在是这样,如果是一个简单病人,你就在门诊追随着医生定期看病就可以把它管理相对好,每次都可以点给你注意事项,如果是一个复杂的病人,我们真的是建议住院为好,因为有那么一个时间管理你和教你很多东西。
主持人:前期先调整好。
徐远:对,前期调整好,懂得该怎么做,后面遵循我们叫做五驾马车,饮食、运动、心理、监测、药物这个要做好了那会好得多。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