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彭小兰,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年,擅长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病等。[详情]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周日上午。
降糖药物最致命的副作用:低血糖
主持人:请问彭主任,降糖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什么?
彭小兰:我个人认为降糖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中,最严重也就是最致命的就是低血糖。因为葡萄糖为脑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但脑细胞糖储存量有限,仅能维持脑细胞活动数分钟,一旦发生低血糖即可有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思维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可有幻觉、躁动、行为怪癖、舞蹈样动作、痉挛、昏迷,甚至“植物人”。如果病人经常发生低血糖,降低程度较重且历时较久,脑细胞可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这种情况在1型糖尿病病人当中非常多见,因为1型糖尿病病人需要打胰岛素,而很多人打了胰岛素之后不进食或少进食,从而导致低血糖。2型糖尿病病人口服胰岛素促泌剂(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也有可能发生低血糖。我常告之病友:血糖“宁高勿低”。
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是非常可怕的。我们见过一个外地的病人,他当初是血糖稍微高于正常一点点,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当地医生给他使用了胰岛素促泌剂,导致发生严重的低血糖昏迷送来我院,好在该患者年轻,器官功能良好,经及时抢救,脱离了危险。还有一些发生低血糖的患者,经过抢救后,虽然性命保住了,但终成“植物人”,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
主持人:一般来讲,在什么情况下降糖药物会引起低血糖?
彭小兰:最常见的就是病人吃了药之后不吃或少吃东西。还有就是吃药不得当,尤其老年患者,老年人机体反应很迟钝。这怎么解释呢?老年人不像我们年轻人,年轻人如果一旦发生低血糖,体内可以马上将储存的糖调动起来,对抗低血糖;但老年人各器官的功能都比较差,体内这种对抗低血糖的机制调动不起来,就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吃药不当,比如说胰岛素促泌剂(如优降糖、瑞易宁、达美康等)本来是饭前吃,但有些患者放在饭后吃,于是患者在血糖很高的时候药物没有被吸收,而等到药物发挥作用的时候,患者的肚子正好又空了,于是低血糖就发生了。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不同的药物,其副作用不同
主持人:那么,除了低血糖之外,降糖药物还会引起哪些副作用呢?
彭小兰:还有,比如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消化道副作用,过敏等等。当然,这些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不会直接损伤到肝脏、肾脏,主要是因为这些药物经过肝肾代谢,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比如说二甲双胍,它经过肝脏代谢、原型经肾脏排出,如果原有肝脏、肾脏病变的话,它就会加重肝肾损害,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此外,有些口服降糖药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常可缓解。比如,据统计,初次服用二甲双胍大约有20%的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但继续服用2-3周以后,还有消化道反应的人不到5%。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副作用,如过敏、水肿、贫血等。这要看是什么药物,不同的药物它的副作用也不同。
药物副作用:干扰血糖,危害身体健康
主持人:药物的副作用对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或身体其他方面有什么危害?
彭小兰:首先是对他的血糖会有影响,病人如果心情不好,血糖马上就会升高。如果他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是吃了药之后有不舒服,就会影响到他的心情,进而影响他的血糖。引起低血糖的话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肾功能不好还给他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的话,就会加速患者肾功能衰竭,很快就需要做透析、换肾;患者如果肝功能差,还给他使用瑞易宁、二甲双胍等药物,就会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如果患者原本有充血性心衰,还给他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文迪雅等,可能会出现水肿,加重他的心衰,进而加速他的死亡。
主持人:那是否意味着患者在接受药物之前还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
彭小兰:对建议是检查,检查明白了,用起药来心里就有数。如果病人实在不愿意检查,就要他(她)签个字,表示他自己拒绝接受检查。也就是说用药前建议是对病人各个脏器功能进行检查、评估,在用药的过程当中,也要不停的监测,定时检查肝肾功能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