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中医科 > 中医骨科 > 肩周炎的保守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保守治疗方法

时间: 2013-03-12 14:15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肩周炎(冻结肩)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蕾教授:冻结肩,之所会痛,是因为关节囊里有炎症;活动受限,对于它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跟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服用一些消炎镇痛的药物,就是老百姓说的止痛药。但是药物吃进去,要到达肩关节,再到关节囊里,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病人吃了药以后,前两天感觉好像痛好一点了,但一停药马上又痛,对于疾病的治疗来说没多少作用。

  第二种方式是打局部的封闭针。针打在什么地方?以前是哪痛打哪,但是肩周炎的病人,没有一个具体的压痛点,不知道痛在什么地方,所以很多人打两针也解决不了问题。其实冻结肩,病在关节囊里面,如果打局封要用很长的针打到关节腔里面,可以对关节囊进行消炎。但是消炎以后关节囊也还是紧的,“冻”在那儿的,疼痛可以缓解,但关节还是动不了。因为关节活动有抗炎作用,如果长时间不活动,过段时间炎症还会复发。

  还有很多人选择针灸、推拿、理疗的方式,可以对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做放松,对疼痛可能有作用,但是并不能改变疾病的进程,依然还是要一年半到两年以后才能慢慢好过来。

  理疗的方式也要谨慎,因为有的理疗师拼命牵拉肩关节,病人疼痛剧烈,当时把紧绷的肩关节可能松开了一些,但过两天又回来了。而且还有很多隐患,第一,病人当时会很痛,肩膀做活动的时候会有顾虑;第二,因为牵拉的时候很痛,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抵抗,就可能会拉伤,比如肩袖拉伤,甚至骨折

  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自我锻炼可以做一些钟摆样的活动腰弯下来,让手臂下垂,做画圈的动作,顺时针逆时针交换着做。像老百姓所熟知的爬墙,还有吊环,主张的一个原则就是轻柔,不要拼命的用力,也不要过度锻炼。

  很多人觉得肩膀痛就不动了,尤其一些因为劳损引起的肩痛。但实际上肩关节疾病,我们都建议应该有一个功能锻炼的机会。比如损伤较小的钟摆样的活动,可以预防继发性的粘连。

  主持人:是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肩周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呢?

  王蕾教授:手术治疗,一种叫MUA,就是麻醉下的“手法”,就是刚才提到的理疗方法,但是在麻醉的状态下做。去掉了抵抗的那个力,用手法松解肩关节,就避免了拉伤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让肌肉变松驰以后,再向关节腔里进行注射,药物中会包含一部分的激素,来遏制关节囊炎症的急性发作,预防发生再粘连,炎症再复发。

  冻结肩的二期或是三期,炎症不是急性发作的时候,采用这种方法相对好一点。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关节镜下做一个彻底的松解,把炎症滑囊的作用彻底的清除。

  很多人觉得做手术是件很可怕的事,但关节镜其实是微创的,也是目前治疗的趋势。在关节镜下,内部结构能够看得非常清晰,有时候比手术切开看得更清晰,因为镜子有不同角度去看不同的视野。

  常规的关节镜包括三个入路:前方入路,外侧入路,后方入路。后方入路主要是让关节镜像探头一样进入到关节腔里面,把肩关节内部的图象转移到一个电视机屏幕上。医生通过屏幕能够看到哪个部分的炎症比较严重,哪个地方关节囊是厚、紧缩的。

  前方入路是用来操作的,在肩关节的前方打一个洞,从这里进入一些电刀、器械,把炎症的滑囊、增生的滑囊切除掉,增厚的关节囊松弛开沿着关节的间隙一点点切开,不损伤到外面的肩袖。

  外侧入路的目的是增加视野。肩关节有两个间隙,一个间隙叫盂肱关节,就是肩关节的间隙,第二个间隙就是肩峰下间隙,又叫第二肩关节。因为有时候肩峰下的滑囊也会增生,也会有炎症,所以增加一个外侧入路,可以看到另一个面。

  关节镜治疗冻结肩,适合于病程的任何一个阶段。单纯的冻结肩,关节镜做好以后,两到三周基本上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肩关节活动水平。

  手术后的冻结肩患者,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适当的活动,用来维持手术效果。因为虽然在手术对肩关节做了彻底的松弛,但如果长期不动的话,可能过两三周又会粘住,还是需要做每天三到五次钟摆运动,但是不能过度,过度的话组织会有劳损。

  主持人:冻结肩还有复发的可能?

  王蕾教授:有,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复发率相对比较高。但是普通人手术治疗之后,再次复发的几率不高,但是有可能对侧的肩膀发病。

 

相关标签
 骨
关节炎
倾向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