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骨髓炎是非常严重的骨科疾病,严重威胁到人的健康,今天做客访谈节目的嘉宾是骨科专家江汉主任,江主任将和我们谈谈骨髓炎的治疗,大家欢迎!
江汉: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好!
主持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叫做脊髓炎的疾病,骨髓炎是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请您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江汉:1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脓菌由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灶进入血流传播
并定位于骨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它的病理特点是骨质破坏、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80%以上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一般是由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而发生的结果。它有典型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史,死骨、死腔、窦道的形成。
3 硬化性骨髓炎
硬化性骨髓炎表现为一段骨干或整个骨干的进行性、广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变。因炎性反应的刺激,导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甚至骨髓腔消失,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有窦道形成等。
4 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
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常继发于开发性骨折,随着现在的交通事故和大型建筑的工伤事件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属高能量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症。其特点是,感染的病灶始终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向两端发展蔓延,同时多在骨折部位形成死腔。而在其骨与软组织形成脓肿,常反复破溃,成为长期不愈的窦道。这也是慢性骨髓炎开始的标志。
5 医源性骨髓炎
医源性骨髓炎大多发生于手术中,由于医务人员过分依赖抗生素而放松无菌操作,使患者的抵抗能力低下,招致了细菌的侵犯。复杂大手术的实施,使患部有机会接触细菌,而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和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所造成的骨内感染,就是医源性骨髓炎。
>>>>>>推荐阅读:汪士超主任谈中医如何治疗颈椎病
主持人: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请您介绍一下。
江汉:慢性骨髓炎是发生于骨组织的慢性感染,病变可涉及骨髓、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引起骨髓破坏、骨质坏死、骨膜穿破、皮肤破溃,形成一个或多个瘘 管、窦道、反复排出脓汁或死骨,瘘口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如果皮肤表面愈合,而内有脓液排除不畅或遇外伤寒冷及抵抗力下降,局部肿胀、疼痛加剧,出现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之后,再次破溃、流脓,经久不愈,致使局部肌肉萎缩、全身消瘦、神疲无力、食欲减退、腰膝酸软等症状,慢性骨髓炎骨质破坏严重,可并发病理性骨折、肢体畸形、关节强直、癌变等并发症。
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转变而来。中医认为骨髓炎是附着于骨的深部脓疡。急性骨髓炎叫附骨痈,慢性骨髓炎叫附骨疽。发病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内因是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外因或为热病后热毒未尽,深蕴入内流注于骨繁衍聚毒为病;或为金刃所伤、邪毒侵延注骨为病;或为筋伤后淤血化热、深蕴入里、留于筋骨、经络阻隔、气凝血滞、腐筋蚀骨、蕴郁成脓、破溃而出。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要充分体现内外兼治的原则。内应扶养正气、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机体对外来邪毒的抗病能力。主要采用养阴益气、温肾健脾、托里排毒等方法,这是治疗的关键。它不仅可以促进脓液、死骨的排出,窦道的早日愈合,还可以防止窦道的反复发作。外治要从三步进行:一要排毒,用具有排脓、腐蚀作用的中药,自内而外破坏窦道和死骨,促进脓液、死骨和无活力组织排出,使肉芽鲜红形成新鲜创面。二要生肌,采用具有祛腐生肌、长肉敛疮作用的中药,自内向外促进骨髓、骨质、肌肉及皮肤组织再生和修复,最后使窦口愈合。三对大块死骨及病灶无法排出时,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病灶清理、死骨清除、连续灌洗术。对皮肤、软组织缺损严重,创面深陷呈漏斗状者应行带蒂肌瓣填充术,方能消灭死腔。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感谢您做客访谈节目,网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