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分析一下造成尘肺病等职业呼吸性疾病高发的原因?
刘铁民:第一个原因是职业病预防体制机制不通畅,有监管缺位、越位并存的情况。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严格的作业场所执法监察。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职工的安全健康,安监部门难于进入企业,监督检查无从谈起,2005年,国内1600万用人单位中,接受职业卫生监管的单位仅7.5万户;职业卫生技术力量有限,国内用人单位健康监护覆盖率不足50%;“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监督管理”三位一体是职业卫生的根本和核心,但相关工程技术措施却不在安监部门的监管范围;很多企业通过轮换工人、临时雇佣等来降低职业病危害防护成本并逃避法律责任。
第三个原因,职业健康监护系统不完善。及时、早期发现职业病是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也是抵制高风险职业呼吸性疾病的重要防线。但据统计,2005年,劳动者岗前、岗中、离岗的体检率分别为63.9%、54.0%、19.3%,其中煤炭、建材、轻工等职业呼吸性疾病高风险行业更是处于较低水平;国内60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全年仅体检 198.9万人。
第四个原因是农民工等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偏低。安全生产是防治尘肺病的关键所在
记者:我国尘肺病的防治形势有些什么特点?
刘铁民:一是发病人数庞大,发病工龄在缩短,最短的接尘时间不足3个月,平均发病年龄40.9岁,最小发病年龄20岁;二是发病率在逐年增长,数越来越大,而且没有下降的迹象,说明我们还处在上升阶段;三是潜在病人,即接触粉尘的人很多,520万煤矿工人,加上乡镇企业中的1000多万工人,国内接触粉尘人数在2000万左右,但作业场所粉尘控制很不好,不少是超国家标准的;四是防治措施不够坚决,劳动安全保护投入不足。
记者:防治尘肺病当前最紧迫的是什么?
刘铁民: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职业呼吸性疾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当前最紧迫要做的就是控制导致职业呼吸性疾病的各种危害因素,至少有三方面:一是加强对作业场所的执法监察,要明确企业是责任主体,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特别是高风险企业的监督。二是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呼吸性疾病风险分级模型,对不同粉尘作业场所进行风险分级,在此基础上,对高风险作业场所集中力量严格监察。三是要尽快加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同时在工伤保险的支出中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对企业法人和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的培训和监护。与职业病巨额治疗康复费用比,前期预防投入少而效果好。
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农民工根本不知道粉尘会导致尘肺病,许多人发病很长时间还以为是感冒了,对此你有何建议?
刘铁民:在职业危害中,没有什么比防治粉尘职业危害更重要的,而我们的预防是最薄弱的;尘肺病是不可逆的,前期预防才是消除尘肺病危害的根本途径。因此,宣传很重要,社会有责任把粉尘的危害、尘肺病的发病原因等告诉农民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农民工要树立这样的观念,粉尘大了就是慢慢要命,给多少钱都不能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