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职业病 >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控制科庄英杰:高度警惕职业病侵袭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控制科庄英杰:高度警惕职业病侵袭

时间: 2014-02-27 11:1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我国是一个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国家,职业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劳动者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国内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农民工、临时工遭受的职业病危害尤为突出。职业病不仅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警惕职业病的侵袭,下面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庄英杰将为我们做出详细介绍

  专家简介:

  医院:解放军302医院

  科室:感染控制科

  问题:什么是职业病?

  庄英杰: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泛指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与特定职业有关的疾病就是职业病。但是,由于劳动者的职业病与用人单位履行保护劳动者健康义务直接相关,涉及到形成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需要在法律上对职业病进行定义并明确其范围。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与用人单位形成一定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引起的疾病。

  据介绍,职业病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职业病是一种人为疾病,与人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第二,职业病病因明确,有利于采取针对病因的预防控制措施。第三,职业病是在用人过程中产生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发生职业病承担责任。第四,多数严重职业病目前在医学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或者治疗费用昂贵。因此,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在于预防,控制危害产生的源头。

  问题: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

  庄英杰: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职业活动本身、与职业活动相伴随或者在职业活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有害职业因素通常称为职业危害因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统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活动有关的因素包括:劳动者机体因素、作业环境因素、作业行为因素。职业危害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最常见的有两类: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工业毒物,如铅、汞、苯、锰、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等;二是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无机粉尘,棉尘、高分子物质等有机粉尘。

  物理因素

  一是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如工作场所存在的X射线、α、β、γ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如电磁波辐射、激光、微波、紫外线、红外线等。二是异常气象、气压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环境,潜涵和潜水作业的高气压环境、高原作业低气压缺氧环境等。三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等危害。

  生物因素

  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或产生的有害微生物,如畜牧业、毛皮加工、毛纺织业中可能存在的炭疽杆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危险等。

  

相关标签
职业病
职业病预防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