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桥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从医二十余年,始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作为政协黑龙江省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积优秀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经常性参与省内外肿瘤防治讲座,多次到医疗水平较差、生活贫困地区义诊。
做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科研资金资助100余万元,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人。
多次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哈尔滨市科技局等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项。获得黑龙江省卫生厅、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一、二、三等奖多项。 发表包括SCI检索的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共5部。
胃肠道肿瘤的基本概况
求医网:胃肠道肿瘤在我国的发病情况怎么样?
张艳桥:胃肠道肿瘤主要包括胃和大肠的恶性肿瘤。
众所周知,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居第二位,在农村多为第一位。国内年死于胃癌者约16万人,占年癌症死亡人数的23%。而且呈现地区性差异,西北、华东、东北为高发地区,华北次之,华南和西南地区较低。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在45岁以上。
大肠癌全世界发病率都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国内过去其发病率一般在第五六位左右,从近年流行趋势来看,世界范围内发病患者数在逐年上升。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患者数也在增加,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发达的城市或地区。
胃癌以及大肠癌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求医网:很多网友非常关注最实际的问题,比如胃癌和肠癌发病具体跟哪些因素有关,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吃什么对癌症好,这方面有没有确切的研究结果?
张艳桥:应该说无论胃癌和大肠癌还是其它肿瘤,现在看来确实和遗传基因有关。最近有一个年轻的患者,30多岁,诊断为胃的印戒细胞癌,位于胃黏膜下,非常早期,可是淋巴结有四个转移。当时是父女两人同时就诊的,父女俩同时患有胃癌,病理类型完全一样,俩人同一天做手术,病理报告都是胃的印戒细胞癌,这完全说明癌症有家族性,包括大肠癌也有家族性。并且现在发病年龄早,我们医院最小的大肠癌11岁小男孩,发病年龄越来越轻。
求医网:消化道肿瘤跟饮食具体有什么关系?
张艳桥:跟饮食也有一定关系,比如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的人群大肠癌患病率就高一点。而胃癌的发病与过多进食熏制及腌制食品、摄入较多的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等有关。
求医网:消化道疾病很多人担心会发展成癌,具体哪些消化道疾病需要注意呢?
张艳桥:肠道多发性的息肉,我建议在镜下做电切,否则容易癌变。大的息肉一定要取活检做病理。我见过这样的病人,电切以后没取病理,再出现问题发现是癌,说明以前可能就是癌。
求医网:那胃病方面呢?
张艳桥:萎缩性胃炎,如果做胃镜的时候查出有增生性改变,必须得注意。
但是大家别谈癌色变,癌症是个什么病?它是很严重的疾病,但它绝不是不治之症。现在有些癌症是可以治疗的,有些癌症也是可以做一定的预防,比如吸烟和口腔癌、食道癌、肺癌都有相关,比如常年总吃烫的食物容易得食道癌。要少吃腌制的食品,能预防就预防,不能预防就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病人得到治疗的机会多一点,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就要好一点。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