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口腔 > 牙体牙髓病 > 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而去之

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而去之

时间: 2013-03-12 13:0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而去之

  网友提问:“我能不能不拔牙啊”

  冯志才:国人常有“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而去之”的信念,因此,不少成人患者或患儿的家属(特别是老人家)常对拔牙矫治视为“洪水猛兽”,觉得“好好的一个牙拔掉多可惜啊”,有些家长甚至和医生“讨价还价”:“能不能少拔几个啊?”。部分家长道听途说,认为拔牙会影响咀嚼、记忆力,甚至智商等。部分患者因不愿忍痛割“牙”而对矫牙“敬而远之”。其实,这是多虑的,由于人类的进化和食物结构的改变,现代人的颌骨往往不足以容纳全部牙齿(多数表现为拥挤不齐或者是龅牙),那么,通过拔牙提供间隙,对牙齿进行重新排列或者为某些龅牙患者内收过突的门牙,改善面型。此外,从国内外一百多年的正畸史来看,拔牙矫治相对于不拔牙矫治无明显害处。拔牙与否,得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面型、拥挤度、中线、磨牙关系等等。正可谓“挥慧剑,斩余牙”,有“付出”才有“收获”嘛。

  网友提问:“我怕矫牙后,牙齿嚼物无力,年老时易松动脱落”

  冯志才:有些家长把正畸牙齿的移动理解为简单的物理机械移动,担忧牙齿矫正后会造成老来牙齿松动,甚至早脱,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一个正规的牙齿矫正是一种合理的生物改建过程,通过轻的矫治力诱导牙齿一侧骨吸收,另一侧骨新生重建,最终使牙齿移动至所期望的位置。整个过程是柔和、渐进的,牙齿是相对稳定的。矫治后与正常牙齿没什么区别,但也不排除一些非正规的“暴力正畸者”也可能导致牙根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的。

  网友提问:“能不能快点完成啊?”

  冯志才:牙齿一般每月可移动约1.5毫米,加力过大会导致牙齿松动,严重者牙齿停滞不前。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一般来说,根据个体错合的严重程度、矫治器不同,疗程也不一样,一般1.5-2.5年左右。很多患者都不能接受如此长的疗程,有的医生或患者为缩短时间,不遵循科学规律,施加太大矫治力,这种“拔苗助长”做法的结果是使患者疼痛加重,牙齿松动度增大,严重者会造成矫治牙的脱落。

  网友提问:“矫牙很简单,谁便宜我找谁做”

  冯志才:牙齿矫正是很严谨复杂的治疗过程,正畸是本科毕业后的再教育。普通牙医只有经过专门的正畸机构培训至少1年以上,取得了正畸医师资格才能胜任。对牙齿矫正患者的检查、诊断,制定合理的矫正计划,乃至整个矫正过程,每一步都很关键。我们经常碰到一些矫正失败的病例,如拔错牙了或者治疗时机被耽误、矫治效果欠佳、咬合紊乱等,这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建议广大患者慎重选择,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有资质的正畸医生来完成牙齿的矫正。我国已经在正畸领域建立专科医师资格认证,有助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恐惧源于无知,希望正畸的“是非曲直”篇能给广大的牙颌畸形患者带来心灵的少许慰藉!

本文来自:39健康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