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眼科 > 眼底疾病 > 斜视手术后的复视可以治吗?

斜视手术后的复视可以治吗?

时间: 2013-03-18 10:59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斜视手术后的复视可以治吗?

  网友:斜视手术后的复视可以治吗,谢谢两位专家!

  林丁: 斜视手术后的复视随着时间是可以自己克服的。

  网友:我女儿今年5岁,去年查出左眼0.6,右眼0.2,弱视,就开始配镜,有家医院做弱视治疗采用的方法是用激光直接照射眼球,和按摩小珠通电后按摩眼部周围,不知这种疗法对于眼睛是否会有副作用?

  刘武: 弱视的治疗首先是配戴合适的眼镜,然后进行弱视训练,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目的是刺激视网膜黄斑的发育,建议您到大医院了解训练的方法。您所提到的方法我们不太熟悉。

  网友: 请问两位专家:我的眼睫毛经常掉落,眼角发痒,有时会出现刺痛的感觉,这是怎麽回事?

  林丁: 您出现的问题是由慢性结膜炎导致的。这不是一个大病,一般不需要注意。如果真是症状很重可以到医院检查点一些眼药水。较好不要自己去试用各种各样的眼药水。

  网友:专家好我想问一下我有个叔叔眼睛是白内障有二十几年了。不知通过手术可否医治?

  林丁: 您应该到医院做一次检查。如果视功能良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也应该做出治疗。

  网友:请问弱视、散光、斜视复合症能治么?或者说有没有可能被同时矫正成功的机会?

  林丁: 有,但要在7岁以前。一般讲弱视是需要很长时间才有可能被矫正过来的。7岁以后被矫正的可能性很少。散光可以通过戴眼镜来矫正,斜视无论多大年纪只要需要都可以做手术来解决。

  网友:我好儿两岁了眼皮上长了一个小包还冒脓,有的医院说是麦粒肿有的说是散粒肿,请问有什么区别如何治疗?

  刘武 :麦粒肿是眼睑皮肤的炎症,比较浅在容易表面红肿,或溃破流脓。霰粒肿是眼睑皮肤深层睑板腺的慢性病变,皮肤表面通常只表现为一个小的隆起,无痛,不溃破。麦粒肿主要是消炎治疗,如果已有脓形成,可进行皮肤切开引流,促进愈合。 霰粒肿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切口位于眼皮内面,表面一般不留疤。

  网友: 两位大夫,我母亲属于高度近视,视网膜曾两次脱落,用激光做过两次手术,现在视力较低,并有白内障,出门必须有人陪同,有大夫曾要求她做白内障手术,象她这种眼底不好的情况,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刘武: 视网膜脱离治疗的目的是促进视网膜重新复位,您母亲的视网膜如果已经稳定复位,又患有白内障(到医院检查确定)就可进行白内障手术。

  网友:刘大夫、我们这里很偏远,我今年28岁,3岁时不小心被竹签刺了一下眼睛,后没经过什么特殊医治、造成我左眼基本失明、有斜视、于16岁去昆明检查被查为同巩粘连,医生叫我25岁后去医治,请问大夫现在可医治同巩粘连吗?请回答本人非常感谢!

  刘武: 不太清楚您所说的巩粘连到什么程度,如果它影响您的视力,或有可能对您的眼睛产生进一步的危害,就应该到医院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视具体情况而定。

  网友: 网脱可以喝酒吗?我网脱十年了请问应该注意什么?谢谢!!!

  刘武: 饮酒过度容易损害视网膜血管和视神经,您如果视网膜已经稳定复位,少量饮酒不会有直接的损害。

  网友:病毒性角膜炎如何彻底治愈,据有的大夫说此病无法治疗,是吗,我现在几乎每年都犯一次,使用地塞米松和无环鸟苷配置的眼药水,长期使用是否有副作用,请大夫给于详细回答,多谢,企盼回音。

  刘武:目前医学认为,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于既往感染的病毒潜伏在体内反复发作所致,因此很难治疗。发病通常由于感冒疲劳所致,应避免上述诱发原因,治疗时采用消炎和抗病毒药,通常局部点眼药不会有明显副作用。即便有副作用,及时停药或减量就可好转。如果病情稳定建议不要滥用太多的眼药,因为药物也有一定的刺激性。

  网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林丁: 青光眼早期症状往往比较轻微,通常是发作性的眼胀、眼疼、偶尔会伴有头疼。出现虹视现象即:看灯时出现彩色光环,还有可能表现为眼睛容易疲劳,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许多青光眼是没有早期症状的,需要您提高警惕。有做健康体察的意识。特别是在你的家里有青光眼的家史的时候,更需要提高您的预防意识。让医生早先给您做检查。

  网友:有专家认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您认为呢 ?

  刘武: 视网膜色素变性病因复杂,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切的治疗的办法,手术治疗的设想是通过手术改善眼底循环,保护视网膜细胞。国内有些医院可能在试做这类手术。目前没有确切的优秀评价。

相关标签
眼科
专家
刘武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