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当前我国冠心病介入诊疗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您认为国内介入事业如何迅速发展?
朱国英教授:国内的技术层次差别很大,做介入较好的医生和刚开始做介入的医生相差十几年的经验,我们只有通过正规的培训、规范的操作和严格有序的管理才能使其快速、健康地发展。卫生部即将出台规范化管理,包括医生的准入制度及医院的准入制度,介入事业发展到今天,这是必然的趋势。
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对于整个介入治疗知识的普及做得不够好。那些发达国家的老百姓对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了解得很清楚,知道自己得了冠心病需要什么样的治疗,因此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从经济角度来讲,他们的医疗保险体制比较完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最先进的介入治疗技术。而国内的老百姓对介入技术了解得不够,对冠心病非常恐惧。想要对老百姓普及介入技术,需要靠医生的努力。因为普及知识是上游工作、治疗是中游工作、预防保健是下游工作。从上游到下游整体的医疗工作,医生起着很大的作用。另外虽然这些年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做介入治疗还会有一定困难,需要我国医疗保险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来帮助他们。
那么医生如何对患者进行普及教育?首先要让患者知道什么是冠心病,得了冠心病什么样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最适合他。做介入治疗以后,医生有责任给患者讲解怎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到目前为止还是终身性的疾病,作搭桥或支架只是疏通了血管,使患者的心肌得到正常的血流供应,并不能去掉病根。
医生是很自律、不断追求的一个团队。因为医生面对的是人的生命,尤其介入治疗,在几秒钟之内可以决定患者的生死,所以大家都在自觉地提高自己。首先要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心血管方面的知识,了解指南的更新和循证医学的结果,这些都会指导医生的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医生要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技术,手术做得精致到位,效果理想。同时介入技术具有风险性,医疗费用相对较高,所以作为一个好的介入医生必须有爱心,要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较好的治疗方案。我们不能保证所有患者都不出现并发症 ,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并发症会越来越少。
主持人:国内的介入事业发展到今天,作为我国从事介入治疗的第一批老专家,您有什么感受?
朱国英教授:应该说我做介入比较早,20年来,看着我们的介入事业发展得这么好,可以到国际上去占领舞台,能够与国际友人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交流,我为我们的事业感到很骄傲。这一切来之不易,充满了酸甜苦辣,一定要珍惜这个成果。但是我们的责任还很大,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得到从政府到社会还有我们自己的共同努力,能够把介入事业作的更好。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