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网友朋友大家好,小儿神经脑瘫是一种可能会致人死亡的疾病。近些年来,小儿神经脑瘫发病率也在迅速上升,小儿神经脑瘫有哪些预警信号呢?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请到了北大医院张开明教授,张主任您好。
张教授: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好。
主持人:今天非常欢迎您作客到我们节目现场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小儿神经脑瘫的那些事。首先想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小儿神经脑瘫呢?
张教授:过去可能我们比较少听到这个词,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只占少数,但却种类繁多,形态复杂。过去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现在的研究认为其中大多数为阳性或阳性类似间质细胞的间叶性肿瘤,即目前的定义的胃肠 道小儿神经脑瘫,而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只占极少数。
主持人:那从您临床经验来看,我国现在小儿神经脑瘫这种发病率是不是也在快速的增长呢?
张教授:是 的。过去我们通常认为小儿神经脑瘫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但是在上个世纪的后半段,在美国就明显地关注到小儿神经脑瘫的发病率,呈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大约从 1950年到2000年左右,美国的小儿神经脑瘫发病率提高6.2倍,国内也是一样的,大约每年是以3-5% 的速度在递增,就北京市城八区统计资料来看,2000年左右小儿神经脑瘫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二点七,四年间发病率上升到四倍,这是非常惊人的数据。另外我们在临 床上也能经常看到小儿神经脑瘫的患者来就诊,不管是从流行病学的统计资料还是临床资料来,小儿神经脑瘫的发病率确实在逐年上升当中。
主持人:越来越高的发病率,那么小儿神经脑瘫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呢?
张教授:小儿神经脑瘫的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而在食管,吞咽困难症状往往也常见。部分病人因肠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
小儿神经脑瘫病人第一次就诊时约有11~47%已有转移。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淋巴结和腹外转移即使在较为晚期的病人也较为罕见。转移瘤甚至可发生在原发瘤切 除后30年。小肠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而食道恶性程度低。因此,严格来说,无良性可言,或至少为一类包括潜在恶性在内的恶性肿瘤。CT、超声内 镜、消化道造影可协助大小、局部浸润、转移、位置等的判断。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