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仍不清楚,根据对息肉的研究初步提示:腺瘤的发生是多个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而环境因素改变致基因(表达)异常或突变基因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表达形成腺瘤;而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则与感染和损伤相关,引起适应性反应。由于胃肠息肉临床症状少,轻易忽视或漏诊,因此了解胃肠道息肉症状做好预防工作是十分关键的。今天武警医院消化内科胡宝春主任给我讲讲胃肠道息肉知识,大家欢迎!
胡宝春 主任
主持人:你好,胡教授。
胡宝春:你好。
主持人:如何预防结肠息肉是我们十分关心的,请您介绍一下。
胡宝春:在消化系统中,人们习惯性的重视胃而轻视肠道。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各器官脏器都维持正常,才能保持机体的平衡和健康。肠道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作用非常关键。除了吸收水分和食物中部分营养物质外,主要将不能消化吸收的废物排出体外。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大多数的人体免疫细胞来源于肠道,而且,肠道中神经细胞的数量仅仅次于大脑,是人体重要的神经器官,甚至与人的智力有关。所以,现在医学界又把肠道成为 “肠脑”。
>>>推荐阅读:王靖主任谈胃肠疾病危害及预防
人们常说预防结肠癌要从预防结肠息肉开始。那是因为结肠息肉引发的肿瘤比例较高,结肠在人体的腹部,在绕脐一周靠外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再吸收一些小肠吸收留下的消化食物中的残留营养和水分,形成粪便,并将之排出体外。从我国肿瘤的发病状况分析来看,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结肠/直肠癌排前四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排在第三位。而且目前大肠癌的发病率也有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病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