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内分泌 > 糖尿病 > 郭晓蕙谈早期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性

郭晓蕙谈早期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性

时间: 2013-04-03 15:08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 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光临搜狐健康访谈间,今天谈论的主题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防治,请到的嘉宾是北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跟网友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希望网友积极提问。首先请郭教授跟网友打一下招呼。

  郭晓蕙:各位网友晚上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到搜狐健康频道跟各位网友一起讨论一下糖尿病肾病的问题,实际就是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主持人:首先请郭教授介绍一下什么是糖尿病肾病,以及发病的情况。

  郭晓蕙: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了肾脏损害,这个时候就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主要表现就是尿里面出现蛋白,肾功能开始下降,最终的结局是尿毒症,一旦到了尿毒症就需要肾替代治疗,用血液透析或者肾移植的治疗。

  西方国家现在糖尿病肾病是需要做透析病人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进入到中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这是在欧洲的情况。在国内现在还没有成为一个最主要的病因,但是数字在逐渐上升。糖尿病病人的数字很大,虽然国内人口的基数很大,十几亿人口,虽然糖尿病患病率到现在官方的数字是3%左右,但是患病人数是很大的。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可能都会发展到肾病阶段,如果不很好控制的话。在国内需要透析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不像十年以前没有这么多的病人,那时候肾科需要透析的病人面对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其它感染引起的肾脏损伤,现在糖尿病肾病越来越多了,这个也是一个趋势,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肾病越来越多。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以前大家不重视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情况?

  郭晓蕙:Ⅰ型糖尿病病人得病之后大概五年以后开始逐渐出现肾脏的尿蛋白,这种情况比较多。但是Ⅱ型糖尿病的起病很隐蔽,有些病人症状不明显,直到发现自己肿了,到医院一查有尿蛋白,血糖不正常。

  很难说是不重视,关键是症状是慢慢出现,一旦很明显的表现可能就很重了。较好是早期发现有血糖不正常,一旦Ⅱ型糖尿病开始发现血糖不正常的时候,每年都要查有没有尿蛋白。而且这个尿蛋白可能用一般的尿蛋白的检查方法不够灵敏,要查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目前为止全世界都是用这个方法来筛查糖尿病肾病。

  主持人:今天的主题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为什么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这么重要呢?

  郭晓蕙:因为糖尿病肾病最终的结局是尿毒症,尿毒症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腹膜透析或者是血液透析,一个病人一年得四万以上的花费,另外死亡率很高,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率很高,而且有很多资料分析发明,凡是尿里面出现蛋白的人,发生心血管各种疾病的几率更多了,由心血管引起的死亡机会就多了,所以死亡率升高,等于有尿蛋白的病人死亡几率很高。

  有明显的水肿,血压很高,这个时候实际对病人能够进行的治疗就特别少了,这种病人就只能等待透析了,这样会给个人给家庭给社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过去的公费医疗,一个单位有一个透析的病人,这个单位的医疗支出就透支了。

  主持人:而且很难治愈。

  郭晓蕙:对,一旦到大量尿蛋白,肾功能不全的时候,就只有肾替代或者换肾了。要是能够在有微量蛋白的时候发现,既当每天微量蛋白排出30-300毫克或排出率在20-200微克/分钟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治疗的效果是好的,甚至于可以逆转回到正常的水平,所以必须要早期发现。

  主持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上有没有特殊的要求?

  郭晓蕙:应该是比较讲究的,一旦得了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出现问题,尤其一旦尿常规出现蛋白,实际上肾脏损害已经开始了。

  我在这儿借此机会跟广大网友说,双胍类降糖药不会造成肾脏的损伤,也没有肾毒性,好多病人都说这个药伤肾,其实根本就不伤肾,肾功能不好的人用了之后,产生乳酸排不出去,乳酸对人体有害,是一个很间接的作用。

  当你发现这个人肾功能不好的时候,双胍类的不能用。只剩下糖适平还能用,肾功能不好的人用降糖药,很大的顾虑是这个药在肾脏面排不出去,在身体里越积越多,降糖的作用越来越强,一些病人最后低血糖、昏迷甚至于死亡,这是最可怕的地方,实际这些药本身没有问题。

  这样的病人又需要把血糖控制得更好,尽量选择通过肾脏排泄小的药,糖适平排泄得少,胰岛素是很安全的药物。如果餐后血糖高,可以选择另外的药,通过消化道排除的。

  

相关标签
糖尿病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