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如何预防中风复发?
朱乾威:(1)治疗原发疾病:中风病容易复发的原因在于,首次发作时虽然进行了对症治疗,但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并未去除,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理因素依然存在。而且中风病的发生有很多诱发因素,如不予重视、及时消除其诱因,或高血压、动脉硬化得不到控制,都很容易再次复发。每一位中风病人不论住院与否,医生都要查出导致中风的原发疾病,并针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例如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较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
(2)定期进行复查:这一点十分重要,不能单凭自我感觉,因为许多中风病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复发的。由于引起中风的多种疾病的防治原则不同,所以有过中风发作后,要及时采用CT、核磁共振等现代技术查清原因,究竟是缺血型还是出血型或混合型中风,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出一套系统的预防再次发作的方案。此外,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若出现短时间“一过性”的半身无力或一侧肢体瘫痪、说话不流利、眩晕或视听力减退、哈欠连续不断等中风预兆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3)生活起居规律:对于每一个中风病人来说,有规律的生活起居相当重要。所谓规律,就是要调节起居活动符合体内的生物钟。早晨醒来不急于起床,可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张力,以适应起床后体位的变化,避免出现头晕。中午小睡,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或静坐。晚上按时就寝,上床前用温热水洗脚并按摩足心涌泉穴。若病情允许,也可酌情适当锻炼,选择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等项目,不宜参加剧烈活动、跑步、登山等。平时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太长。此外,排便宜用坐姿,忌急躁、摒气用力,以免诱发脑出血。
(4)注意调节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应忌烟,少酒,每日饮酒不应超过100毫升(白酒)。浓茶和咖啡也较好避免,严格戒烟。有习惯便秘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必要时用些缓泻药。
(5)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中风的发生,应当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6)注意心理预防:保持情绪平稳,不要用脑过度,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等。
主持人:中风是“不治之症”吗?
朱乾威: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有所降低。大量统计数据表明,经早期正规康复训练或治疗的患者,70%~90%的患者发病后6个月内可以行走,30%能恢复部分工作,24%的病人上、下肢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康复可以使病人生存、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所以中风患者除了采用药物、针灸、推拿治疗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外,还应振作精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生活信念,主动与医生紧密配合,加强功能锻炼,以期加快功能恢复的速度和最大限度提高功能恢复的程度。
主持人:中风后为什么要进行康复治疗?
朱乾威: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脑血管意外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的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使再生。相反,如果由于没能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导致的废用综合征和不科学的康复治疗造成的误用综合征,可能会使本来存在着极大恢复潜力的患者因不可逆转的功能障碍而成为终身残疾。因此,康复医学在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大量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上,康复医学在脑卒中的现代评价和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体系,运动疗法、理疗等一系列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得到了肯定的证明,有关理论的研究也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承认。
主持人:中风康复就是疗养吗?
朱乾威:康复可能是最容易混淆的词语,如休闲康复、旅游康复、桑拿康复、娱乐康复等,许多休闲疗养都同康复扯上关系。不少地方的疗养院转变为康复医院,所以有人认为康复就是疗养,其实不然。
康复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中风的康复治疗着眼于患者功能的保存和恢复,其目的不仅要将病治好,还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其残存的功能和潜在的能力。而疗养是以延缓衰老、健身益寿为宗旨的一种自觉保健活动,主要适用于健康人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
现代康复治疗主要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吞咽障碍处理、心理治疗及矫形器应用等方法,与国内传统医学中推拿、拳操、针灸等措施相结合,使中风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及职业等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以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
因此,康复治疗不但针对中风本身,更重视中风所导致的功能障碍的恢复,而一般意义上的疗养对中风患者起不到实际的针对治疗和功能恢复作用。
主持人:中风康复治疗的内容有哪些?
朱乾威:中风病人通常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和精神障碍,因此中风病人的康复包括瘫痪肢体功能的康复、言语障碍的康复、精神和心理障碍的康复。通过康复训练和治疗,使中风病人的后遗症减轻或完全恢复,病人能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重返工作岗位。
中风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①各种理疗:包括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入疗法等。②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③作业疗法: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④吞咽及语言训练: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施行吞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吞咽功能;对失语患者施行言语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说话能力。⑤心理康复: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智力状况,运用心理疗法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⑥康复工程:包括各种矫形器的选择、使用等。⑦传统中医康复疗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食疗等。根据中风病人不同病程中的症状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少中风病人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主持人:中风后什么时候开始康复?
朱乾威:脑卒中生存者的病残率约为70%~80%,为降低致残率,不少学者主张应尽早地进行康复治疗,认为早期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国内多数医生同意把病后1个月内开始的康复称为早期康复。许多医生可能不让病人早期活动或推迟数周才让活动,因为病后两周内的活动,尤其是坐位可引起血压波动,有可能使病情加重。但有研究认为早期活动的病人,再发和进行性加重者的比例并未增加,不活动会引起一系列废用综合征而影响预后,因此康复开始的时机应视病人具体情况尽早开始。一般认为,抗痉挛肢位、体位变换和肢体被动运动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在病后马上就可开始,但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主动活动因需病人主动完成或配合,且对血压、脉搏有一定影响,以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进行性加重表现时开始为宜。在首次取坐位(或立位)时,要采用逐次坐位法,以便观察有无体位性低血压,并预防血压波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