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目前国内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总数仍在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多样化的,其中就有老年人如何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问题。而老年病的多发又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最大限度缩短高龄带病生存期限、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已是全社会共同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孙水 医学博士,外科骨外,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骨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据统计,超过5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达80%。长期的病痛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因骨关节炎而致关节功能障碍的好方法。特别是人工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能即刻缓解、消除关节疼痛,增加肢体活动度,尤其对老年病人,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人工关节手术后,许多病人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患严重膝关节病的德国老太太去看医生,经过严格仔细的检查后,医生建议她换人工膝关节。老太太想了一会说:“医生,换上关节后,我就可以去滑雪了吗?”医生回答道:“当然,冬天来临的时候,你就可以去滑雪了……”
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近百万人接受人工关节手术,而且正在逐年增多。
如果您的髋关节或膝关节已有相当时间的疼痛,并且疼痛开始妨碍您正常的行走,甚至出现跛行,行走距离逐渐缩短,关节活动受限,有时上下楼梯或自椅子上站起都可产生或加剧疼痛。当这些症状逐步影响您的生活与工作时,可能您就需要接受一次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了。
支持人:为何非要换关节
孙水博士:关节就是老百姓通常讲的“轴承”,可以帮助人体完成屈伸和旋转的动作,像髋关节、膝关节等。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关节的损害,包括各种原因造成的关节创伤如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骨折等。再如关节周围的肿瘤、关节疾患,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优选适应症,其他疾病还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某些髋关节骨折、良恶性肿瘤、先天性疾病、Peget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但上述疾病并非任何情况都需关节置换治疗,选择手术治疗的病人必须符合如下三条标准:关节破坏的X线改变;有中度到重度持续性疼痛;长期保守治疗得不到实质性改善。
保守治疗包括:止痛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理疗、助行器(拐杖)以及有意识地减少可能引起不适的体力活动。当关节炎较严重时,关节面软骨会严重磨损破坏,甚至出现变形,往往会导致疼痛,功能受限及行走不便。此时人工关节是较好的治疗选择。它首先可以缓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关节破坏等;第二是稳定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不稳定,如陈旧性关节脱位、严重膝关节不稳定合并的骨性关节炎;第三是在进行人工关节手术的同时矫正关节畸形,使原来存在的畸形得到矫正和改善;第四是使原来僵硬、活动受限的关节能够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