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类 类指证(非适应证,不应该植入起搏器)
(1) 手术后暂时性房室阻滞, 其传导已恢复。
(2) 无症状的手术后室内双分支阻滞,伴或不伴一度房室阻滞。
(3) 无症状的二度Ⅰ型房室阻滞。
(4) 青少年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40次/ min ,或最长间歇< 3 s。
>>>推荐阅读:专家谈瘫痪
主持人:请您介绍起搏器的价格?
吴教授:一般情况3万是双腔的,7万是三腔的。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进展迅速,起搏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日趋完善和精巧,起搏器治疗的适应症也有了新的涵义,已不限于传导系统病变和心动过缓。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其理论基础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伴有传导系统病变,表现为室内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左、右心室电激动不同步,导致二尖瓣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功能不全,对具以下条件的患者可采用双心室三腔(右心房+左、右心室)起搏治疗。
起搏防治心房颤动(AF):绝大多数AF的发生机制是多个子波折返激动,房性早搏是常见的触发因素之一,与AF发生的有关因素系显著的心动过缓,房内传导障碍,QT间期离散度增加和周长变异。有些学者发现AF发生前2分内,房性早搏数目增加,这提示起搏治疗可能预防AF的发生。其可能机制是:①心房起搏减少心房复极的离散,它是发生AF的异常基质的电生理特性之一; ②超速遏制房性早搏和短阵房性心动过速(AT),消除AF的触发因素改变心房激动顺序,防止心房内折返激动的发生。
主持人:最常应用的起搏器基本功能类型包括什么?
吴教授:心室按需型(VVI) 简单的单腔心室起搏方式,经济、可靠,但因不符合心脏搏血生理,部分病人可影响心功能,容易发生起搏器综合征,日后发生心房颤动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机会也较多,目前发达国家已很少应用。它主要适用于:(1)慢性心房颤动(因房颤,不能施行心房起搏);(2)为支持偶尔发生的心搏间歇。
心房按需型(AAI) 单腔心房起搏方式,符合心脏搏血生理,主要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良好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相当于给病人植入了人工窦房结。据观察,AAI起搏后发生房颤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机会均低于VVI起搏方式。日后由于发生房室传导障碍而需要改换DDD起搏方式的几率也不大。
房室全能型(DDD) 双腔起搏方式,能保持心房和心室收缩的顺序协调,是较好的生理性起搏方式,适用于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或不伴有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相当于给患者同时植入了人工窦房结和房室结。
频率自适应功能(R) 既可应用于单腔起搏器(如AAIR,VVIR),又可应用于双腔起搏器(DDDR)。起搏器通过代谢感受器,能根据患者生理需要而自动调节其起搏频率,使患者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和活动耐量。适用于心脏变时功能不良而且需要做中等度以上的体力活动的患者。
主持人:感谢您做客访谈节目,网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