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心血管科 > 起搏器植入 > 副主任医师田颖谈起搏器植入的术后护理

副主任医师田颖谈起搏器植入的术后护理

时间: 2014-06-20 13:3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心脏的电信号使它跳动,如果心电系统异常,心脏跳得很慢,甚至可能完全停止。人工心脏起膊器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能使心脏保持跳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组成。在全世界每年有40多万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许多患者对这方面知识普及工作不够,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田颖将为我们做出解答。

\

  专家简介:

  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科室: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房颤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后

  擅长: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猝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除颤器植入,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快速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扑和室早,室速)的导管消融治疗。

  主持人:什么是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发生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田颖:正常人的心脏每分钟搏动60-100次,如果心脏正常节律发生异常,则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动过缓等问题。当心动过缓发生时,心腔收缩频率过低,心脏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提供人体所需正常血量的要求,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易疲劳、气促、头昏、胸闷、心悸,甚至短暂性意识丧失。

  主持人:心动过缓必须植入心脏起搏器吗?

  田颖: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心动过缓,所有由不可逆原因引起心跳过慢的心脏病患者,无论是窦房结功能异常,还是心脏传导系统出了问题,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还有一类特殊的带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称为埋藏式心脏转律除颤器(ICD),主要用来治疗室速、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适用于有过心脏骤停的病人。

  主持人:植入心脏起搏器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田颖:心脏起搏器治疗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心跳过慢的较好方法,目前全球每年有40多万患者植入起搏器,国内累计已有数十万患者植入了起搏器。

  起搏器植入患者体内后一年内随访比较频繁,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都需要到医院进行随访。其后如果情况平稳,一年随访一次就可以。当起搏器接近没电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再次缩短随访时间。

  随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况,包括电池电量、导线情况、起搏感知功能是否正常等,同时也要了解患者的情况,有没有术后并发症,并根据患者病情与实际情况,调整起搏器参数。

  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手术相关、起搏器相关及导线相关等几类。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气胸、血胸、起搏器囊的血肿、感染等。起搏器相关的包括起搏器功能异常、电量提前耗竭等。导线相关的包括起搏阈值升高、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导线阻抗异常、导线绝缘层破裂或导线断裂等。

  主持人:一些患者因为担心并发症而不愿植入起搏器,你怎么看?

  田颖:事实上发生并发症的比例并不高,有的甚至十分罕见。完善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手术操作、规律的术后随访可以预防或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是不需要过于担心的。

  

相关标签
起搏器植入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