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心血管科 > 起搏器植入 > 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方法

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方法

时间: 2013-03-27 18:18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手术方法】

  1.采用经皮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起搏导管置入右心室。

  2.确认电极导管接触右心室满意后,测定起搏阈值<1V,将导管的尾部与起搏器连接,以增加3倍阈值电压按需起搏。

  3.将静脉鞘退出皮肤外,穿刺处缝l针或以消毒胶布固定导管,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

  1.患肢尽量制动,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2.持续心电监测起搏和感知功能。

  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4.每日检查临时起搏器的电池状态,及时更换电池。

  5.临时起搏导线插入部位定期换药、并检查穿刺局部及患肢情况,以防止局部感染、出血及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心脏穿孔、心脏压塞临时起搏导线为双极导线,较硬。在植入时,动作应轻柔,在影像下无障碍送管。尤其在心脏扩大及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应小心。另外导线到位后,避免张力过大,引起心脏穿孑。一旦发生穿孔,可在X线和心电监测下渐退导管,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同时做好心包穿刺的准备,必要时进手术修补。

  2.导管移位临时起搏导线头端为柱状电极,植入后容易发生导线移位。植入术中应固定牢靠、张力合适。张力过大及过小均可引起移位。若经股静脉穿刺途径,则穿刺侧肢体制动。其他血管途径植入也应减少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若发生导线移位,应在X线透视下重新调整导管位置。

  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穿刺后由于患侧下肢制动,加上导管对血管的堵塞和刺激作用,容易形成患侧下肢的静脉血栓。因此对于预计临时起搏器放置时间较长的患者及有高凝状态的患者,避免股静脉穿刺途径,或者尽可能缩短临时起搏时间。可进行患肢被动运动,必要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一旦发生患侧下肢静脉血栓,患侧肢体应制动,行静脉溶栓及抗凝治疗。切忌拔除临时起搏导线,此举可引起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4.阈值增高由于电极周围心肌组织炎症、充血、水肿或缺血,或者电极导线微移位,使起搏阈值增加。可提高输出电压,如仍无效,则需调整导线位置或从其他血管途径重新置入新的临时起搏导线。

  主持人: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注意事项?

  王方正: 1.术中注意心影大小、搏动的强弱、心包有无积液。

  2.术后观察有无胸痛、腹痛,警惕心肌穿孔、心脏压塞等症状。

  3.穿刺局部有无血肿和出血,患肢有无红、肿、热、痛。

  4.持续心电监测,观察有无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及时发现并处理。

相关标签
起搏器植入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