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念珠菌病如何鉴别诊断?
陆晓兰: 诊断标准
(1)真菌学诊断:所有患者的确诊必须有真菌培养阳性的结果。标本直接镜检发现大量菌丝和成群芽孢有诊断意义。如只见芽孢,特别是在痰或阴道分泌物中可能属于正常带菌。无临床意义。菌丝的存在表示念珠菌处于致病状态。
(2)病理诊断:皮肤病变原发损害可出现类似脓疱疮或角质层下脓疱病,有时为海绵样变,角质层内只存在少量真菌,为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卵圆形孢子。念珠菌性肉芽肿呈明显乳头瘤样增生及角化过度,真皮内可见致密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等炎性浸润,可深入真皮直至皮下组织。在炎症细胞周围可见菌丝及孢子。内脏损害病理上可表现为广泛的由孢子及菌丝构成的块状物,炎症表现可以轻微。组织学检查可鉴定念珠菌,但不能确定菌种。
(3)血清学诊断:念珠菌孢壁主要由糖原、甘露聚糖等组成,后者水解后形成甘露糖,不断脱落形成代谢产物,利用ELISA或AB-ELISA法测定血清念珠菌多糖抗原对于部分系统性和播散性念珠菌病的诊断更及时、准确。
(4)临床诊断:临床表现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同时存在诱发因素而查菌又阳性(指常规真菌检查)时,应考虑念珠菌病的可能,并作进一步检查。另外,成人出现鹅口疮标志着系深部念珠菌病的早期表现,不可忽视,并注意排查HIV感染等潜在疾病。
鉴别诊断
新生儿鹅口疮需要与白斑病、扁平苔癣、三期梅毒等鉴别。念珠菌性阴道炎需与滴虫性阴道炎鉴别。系统感染时应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鉴别。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精彩介绍,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