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神经科 > 脑膜炎 > 流感杆菌脑膜炎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流感杆菌脑膜炎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时间: 2013-10-25 13:4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那么我们还应该注意那种脑膜炎呢?什么类型的脑膜炎容易误诊呢?

  邹丽萍主任:是流感杆菌脑膜炎

  多见于3岁以下之婴幼儿。肺炎球菌脑膜炎在幼儿和老年人常见,其中幼儿的脑膜感染多来自中耳炎,而在老人则常为大叶性肺炎的一种并发症。

  嗜血流感杆菌存在于病人或健康人的鼻咽部,它可以通过人们的说话、咳嗽、打喷嚏传给密切接触者。其对幼儿的致病力很强,它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是2岁以下的幼儿中。这是因为幼儿的免疫防御机能较弱,很容易受到侵害的缘故。幼儿如被感染了脑膜炎,即使痊愈了,也常留下听力、语言、运动障碍和发育迟缓等后遗症。

  主持人:上呼吸道感染和这种脑膜炎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邹丽萍主任:流感杆菌脑膜炎起病较缓慢,病程初期多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或中耳炎症状。经数天至一两个星期后出现脑膜炎症状。患儿大多有发热、呕吐、嗜睡、昏迷、惊厥、颈强直及前囟膨隆等表现。偶见皮肤、黏膜瘀点。并发症有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脓肿等,主要是硬膜下积液(各种化脓性脑膜炎均可发生,但以流感杆菌脑膜炎多见),常发生在1岁以下的婴儿,并发硬膜下积液可无任何症状,但亦有热退后又上升或治疗数天后体温仍不退者;或症状好转后再度出现惊厥、呕吐、前囟膨隆及头围增大。此时应作颅X线检查及硬膜下穿刺协助诊断。重症病例可遗留后遗症,如共济失调、瘫痪、失明、耳聋、智力障碍等。

  主持人:给我们在座的家长讲授一下预防措施吧。

  邹丽萍主任:平时应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多晒阳光,多吸新鲜空气,多在室外活动,增强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用流感杆菌菌苗作预防注射,对易感婴幼儿有保护作用。

  主持人:如何避免幼儿被B型嗜血流感杆菌感染而引起的脑膜炎或并发症呢?

  邹丽萍主任: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提早接种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从国外十几年使用和我国近年引进使用的效果来看,此疫苗发挥了有力的预防作用。

  它属于灭活疫苗,耐受性良好,使用安全、方便,免疫效果可靠,有效率达96.6%—100%。它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幼儿接种。接种方法是:1岁以下接种应注射2次(间隔时间为2个月),12—18月龄时再加强免疫注射1次。如幼儿年龄在1—5岁,只需注射1次。接种后,注射部位和全身反应少见(低于 1%),并且轻微,1—3天内即可消退。在接种此疫苗的同时,还可在不同部位、用不同注射器,分开接种其他计划免疫疫苗。

  以上是邹丽萍主任介绍的我们所了解以及不知道的脑膜炎,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症状的表现不同等等都会造成不同类型的脑膜炎。平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办法。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