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细菌性脑膜炎是如何造成的,传染源是什么?哪个季节最容易发生呢?
张主任:该致病菌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借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细菌进入上呼吸道后,大多数只引起局部炎症,成为健康带菌者;仅小部分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患者,细菌可从上呼吸道黏膜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繁殖,到达脑脊膜后引起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5月,2-4月为高峰。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仅为2-3天。
流脑的早期症状类似感冒,不同的是,流脑经1-2天即进入败血症期,出现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头颈僵直,皮肤有出血点,大、小便失禁,昏迷,抽搐等。
主持人:现在是十月份,那就是说这个季节是最容易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的季节,老年人应该如何预防呢?
张主任:主要从四点去预防。
1、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2、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3、药物预防: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触者可用碘胺嘧啶(SD),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连服3日。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①发热伴头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肤、口腔黏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者,可给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流行。国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环素进行预防。利福平,连服5日。
4、菌苗预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经超速离心提纯的A群多糖菌苗,保护率为94.9%,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增加14.1倍。国内尚有用多糖菌苗作“应急”预防者,若1~2月份的流脑发病率大于10/10万,或发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时期时,即可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
主持人:对于那些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张主任:做好急救准备,发现惊厥、昏迷或病情骤变等,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饮食应少量多餐,食后少动,避免呕吐。吞咽困难可用鼻饲。使用磺胺或肾毒性抗生素者,应给予充足的液体。
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侧向一方,及时清除鼻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吸入性窒息。注意口腔护理。
根据张主任给我们介绍的细菌性脑膜炎的详细内容,教会我们如何护理细菌性脑膜炎的老年人,平时多锻炼预防疾病,同时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不及时救治会威胁生病。一旦发现身边的老人出现头痛、恶心、抽搐等症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小编为您推荐→周亮教授讲解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脑膜炎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