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传染科 > 泌尿系结核 > 王光辉主任谈泌尿系结核的病因与症状

王光辉主任谈泌尿系结核的病因与症状

时间: 2013-07-30 10:4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健康访谈,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泌尿系结核,下面有请北医三院专家王光辉主任。

  王光辉主任: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泌尿系结核病因是什么?

  王光辉主任:肾结核几乎全由血行播散而来,原发病灶绝大多数在肺。结核杆菌经血流至双肾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中潜伏繁殖。这种感染90%发生在肾皮质区,仪约 10%在肾的髓质,故多数泌尿系结核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尿中可查出结核杆菌,称为病理性肾结核。早年一组尸解材料中,60例死于全身粟粒性结核的小儿,47例(78. 3%)有肾结核。另一组死于结核病的137例,尸解发现40%有肾结核,且双侧居多。

  位于肾外层的结核结节常是多发性的,大部分能逐渐吸收自行痊愈;亦可呈慢性潜伏状态,直到机体抵抗力降低情况下,泌尿系结核的病灶乘虚而扩大、融合,发生干酪坏死及空洞形成。病变可直接侵袭蔓延或通过淋巴管播散到肾内层,进而与肾盂肾盏相通。此时出现泌尿系症状,称为临床肾结核。但临床肾结核 85%为单侧性。一般从初染至临床肾结核,间隔约2~20年,平均8年。因此临床肾结核在婴幼儿甚少见,一组53例肾结核住院病孩中.10岁以上者占 60%,笔者曾见一例输尿管结核并不全梗阻患儿年仅2岁。

  泌尿系结核的结核性空洞一般在肾乳头处破溃入侵肾盏,干酪坏死物及结核菌在下行过程中,可致肾盂、输尿管、膀胱等产生结核病变。多发性的粘膜溃疡及纤维性变,可致输尿管口径变窄及膀胱挛缩,两者均可致膀胱输尿管反流,进一步加重病肾的破坏。对侧肾输尿管开口处结核可导致该肾积水。同时可发生上行性感染,使对侧肾受犯,但少见。晚期病例全肾充满脓液和干酪样物质,肾被膜破溃后形成周围结核性寒性脓肿。少数病例肾功能逐渐丧失,输尿管闭塞,全肾广泛钙化,混有干酪物质,此时膀胱的继发结核病变反见好转,甚至症状消失,称为“肾白截”,但肾内病灶仍然潜在,并非痊愈。

  膀胱结核初期是充血、水肿、散在的黄色结核结节形成,继而融合成片状溃疡、肉芽肿、纤维化。严重的膀胱结核可穿透至阴道或直肠形成瘘道。继发尿道结核可致尿道狭窄排尿困难,但少见。半数患者可并发生殖系结核,附睾结核最为多见。

  泌尿系结核可并发非特异性感染。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