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肿瘤 > 甲状腺癌 > 庞雁主任谈甲状腺癌的防治问题

庞雁主任谈甲状腺癌的防治问题

时间: 2013-03-07 16:1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据统计,目前我国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一直在增高,但是由于甲状腺有较高的隐蔽性,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上了甲状腺癌,更不知道怎么治疗。今天我们就非常荣幸的请到了庞雁主任来到了我们的访谈间。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甲状腺癌。

  小编:庞主任,提起甲状腺疾病很多网友对于甲状腺这个器官不太了解,请庞主任简单介绍一下甲状腺的基本情况,甲状腺主要在人体中是什么功能?

  庞雁主任:甲状腺在人体中主要分泌一种甲状腺激素,这种激素主要是维持人的新陈代谢。比如,在小孩体内这种激素的分泌就比成年人和老年人要多一些。大家都知道,如果把人体的甲状腺全都拿掉以后,这个小孩就长不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克汀病,这就是甲状腺最主要的功能。

  小编:那甲状腺出了问题以后,甲状腺最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啊?

  庞雁主任:甲状腺最常见疾病的就是以前说的大脖子病,学名就叫结节性甲状腺肿。其次,有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甲亢、慢性甲状腺炎,也叫桥本氏病等。

  小编:现在关于甲状腺癌发病情况有没有一些数字?

  庞雁主任:我们感觉甲状腺癌的发病近年来明显增高,和很多其他肿瘤相比表现特别突出,比如胃癌,由于大家对溃疡的预防和治疗重视以后,胃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减少。甲状腺癌的增加尤其明显。我记得在做年轻医生的时候,一个月就几个甲状腺癌的患者。现在我一个月要做差不多二十例患者。据美国的统计,在过去的十五年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过去的300%,增加了三倍多。

  小编:那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增加,形势也是比较严峻。您觉得造成甲状腺疾病增长的原因包括哪些?

  庞雁主任:我个人感觉还是一个综合因素,跟工业化的进程加快,气侯的变化,辐射增加等都有一些关系。但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现在的检查手段比过去好很多,同时大家越来越重视了。大家知道超声检查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发现率接近百分之百,只要有0.2公分大小的结节就能被发现。

  有时候跟实习大夫讲课,我开玩笑说“现在的彩超检查,我有点恨它”。比如,彩超告诉你有一个0.3-0.4公分的结节,而在手术台上即使把甲状腺完全捏在我手里,有时也很难找到这个结节,所以会费很大的劲去寻找这个结节,所以说“我有点恨彩超这个检查”,这么说是想强调彩超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非常的好。

  小编: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有什么关系?

  庞雁主任:本来人的甲状腺里面是不应该有结节的,很均匀的质地,如果长出一个结节,有可能是癌,有可能是腺瘤,也有可能是增生的结节,在这个结节没有定性之前,统称为结节。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假设光线不好,没有看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之前,我们只知道这是一个人,等走近一看,才能确定是一个男人、女人、老人或者小孩。

  小编:一般甲状腺癌手术有没有一些风险?

  庞雁主任:甲状腺手术还是风险比较大的。因为在我们人类的甲状腺后方有四个甲状旁腺,负责人体钙的调节。在这四个甲状旁腺的边上,还有两根神经,我们叫它喉返神经,负责支配人的声带活动。一侧神经损伤会损害一侧声带活动,导致声音嘶哑。如果两侧神经都损伤了,整个声带都闭上了,就不能呼吸了,说话就更不要谈了,所以这个手术风险还是挺高的。

  小编:那么,目前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是什么呢?

  庞雁主任:甲状腺癌的优选疗法是手术治疗,但长期以来,由于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中位数35%),故就分化性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切除范围一直是外科争论的焦点。由于观点各异,实际操作差异很大。一般来说,术后要进行辅助放、化疗。化学治疗对甲状腺的效果很不理想,只适应于未分化癌、不能手术者及晚期癌症的姑息性治疗;放射疗法也有其局限性,要根据病理类型和手术情况选择使用。在治疗过程中,放、化疗巨大的毒副作用也让自身免疫能力下降,残存癌细胞迅速死灰复燃,必须重复治疗,患者的生命走向恶性循环。

  因此,如何从免疫和细胞这些癌症发病的根本原因入手,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方向,也是癌症治疗的根本出路。

  肿瘤生物治疗能克服传统手术、放疗、化疗“不彻底,易转移、易复发,副作用大”等弊端。被誉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是目前生物领域中最为成熟的方法,并且已经逐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与放化疗相比,肿瘤生物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经肿瘤生物治疗的患者疗效好,作用持久,在停止治疗后其治疗作用可持续存在,目前认为,肿瘤生物治疗除了能直接杀灭肿瘤外,还可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产生抗瘤作用,这可能是肿瘤生物治疗发挥持久抗瘤作用的原因。

相关标签
甲状腺癌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