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有的人会问,是不是在孩子阶段戴角膜塑型镜可以把近视治好?
谢培英:应 该说到目前为止,针对近视防治方法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方法属于治疗的,包括现在比如说你成年以后做手术,也不一定是治疗的办法,角膜塑型镜也不是一个完 全治疗的办法,但是如果你使用的合理,在长期戴镜的情况下对近视发展有明显的控制和延缓的作用。我们有很多患者戴了三四年,然后停掉了,因为角膜可能会反 弹回去,但是度数发现就没有再继续长,我们也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有两组病人,一组病人平均戴三年左右,后来停了一两年,然后又戴自己的框架眼睛,还有一 组病人一直戴框架眼睛,我们计算了一下,戴框架眼睛平均长75度,而第一组长的度数只有0.08,所以差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近视延缓有一定的效果, 而且国外有很多报道,我们香港那边也有,香港理工大学也有一些报道,儿童的眼轴的增长,戴框架眼镜每年可能增长的比较大,那么戴角膜塑型镜增长率只有戴框 架眼镜的二分之一左右。因为这个框架眼镜使近视会发展很快。
主持人:那有遗传性的孩子或者成人,就是这个角膜塑型镜对他们也有用吗?
谢培英:也有用。我们现在观察的几千个别人,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有的就是单纯的近视,有的还可能是一种,因为有家族的轴性近视,有的已经很高了,发展到600度、800度以上的病理近视,但是都有一定的效果。
主持人:您说到国外的技术还有香港技术,我们这个技术是不是也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
谢培英:这个属于老树开新花,就是对近视进行一定的调控的话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有这个了。
主持人:这么早啊!
谢培英:但 是那时候技术水平比较低,材料本身也没有出现透氧的硬型隐型眼镜,是不透氧的,在整个过程中比较繁杂,需要不断地更换镜片,最近角膜塑型镜的技术有一个突 飞猛进的发展,这样的话从加工,因为有了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材料呢有了比较好的材料,设计思路也有一些花样翻新,这样就促使质量变的比较快速、方便、准 确、简洁,这样就容易被大家接受,应该是一种老技术开新花。(笑)我们现在用的技术也是开始从美国那边传过来的。
主持人:现在美国那边,国外配戴这个角膜塑型镜的人数多吗?
谢培英: 量不是太大。因为总体上来讲,就是两大趋势。总体来讲好象我们亚洲这边的比例高一点,因为什么呢?因为从对近视的控制和降低的效应来讲,亚洲人更为需求更 大一点,因为这边的近视的发生率比较高一些。另外还有一个趋势,从欧洲那边,主要考虑怎么用角膜塑型镜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都是一些中低度的近视,在 白天打球、参加娱乐活动不愿意戴眼镜,他们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是两大趋势。美国这两方面都有。另外美国,因为它跟我们国内情况不太一样,它是眼 科医生和视光医生是完全分开的,是两个领域的东西。在美国这个工作是视光医生做,而不是眼科医生做。
主持人:这两个有区别吗?
谢培英:有。眼科医生是做手术、用药物之类的。视光医生,我们所说一种跨学科概念,他应该把医科理工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开发一些材料,做的设计,物理光学一些东西,那么他的加工一些东西,这都属于工科的东西,传统医生做不了这个东西,等于分开了,等于两个不同的领域。
主持人:那我们眼视光中心也像美国一样分开吗?
谢培英:我们重点做视光的东西,就像美国的视光医生做的工作。但是从我们本人来讲,我们自己都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后来在工作当中,因为我们可能对这个方面比较感兴趣,慢慢地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探讨,所以我们的工作重心放在这块了,放在光学矫正这块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