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眼科 > 角膜疾病 > 陈家祺教授谈目前我国眼库建设的情况及问题

陈家祺教授谈目前我国眼库建设的情况及问题

时间: 2013-07-26 16:1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陈家祺、我国优秀眼科专家,从事医学教育和眼科学临床、科研工作41年,现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担任教育部和卫生 部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眼库主任等职务。他治学严谨,在角膜病的防治、治疗性角膜移植、眼库技术、屈光性角膜手术、眼外伤等领域取得 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国内科学大会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5次(第一完成人3次)、省部级奖20次和美国发明专利1项以及国内实用专利1项。已发表论文 267篇,编著9本专著和两种视听教材,创办了广东省眼库,2002年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还曾获得“国内百名优秀医生”、“国内优秀科技工 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白求恩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陈家祺教授

  初见陈家祺教授,其热情和爽直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谈锋甚健,思维也极其敏捷,对于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必定给予周全细致的答复,决不敷衍了事。其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平易近人的亲切态度,令人感受到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崇高风范。

  求医网:陈教授,您做为广东省眼库的主任,能否谈谈目前我国眼库建设的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陈家祺教授:眼 库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性的工程。我们国家的眼库建设与国外差距很大。美国目前有六、七十个眼库,角膜供体的主要来源是依靠病人身故后捐献,收集 起来的材料按照既定的标准给需要者使用,管理上非常规范,并且制定了相关法律。我国大大小小的眼库加起来大概有20多个,但是目前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 题,就是角膜材料来源的匮乏,主要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捐献角膜的人数量相对来说很少,所以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美国一年做4万例角 膜移植手术,国内的人口是美国的6倍,按这个比例,我们每年进行角膜移植推测应保持在20余万例。而现在,我国每年只能给5千多例患者进行角膜移植,很多 患者还在黑暗中等待。所以,我们希望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进一步支持,制订相关的标准对供体材料的来源、使用进行规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身后捐献器 官,推动眼库的建设,以帮助更多的患者重见光明。

相关标签
角膜疾病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