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雅虎嘉宾访谈!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中心主任谢培英主任,欢迎您!
谢培英:大家好。
主持人:既然是眼视光中心,那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一下近视以及角膜塑型镜的问题。首先请您给我们讲一下什么是角膜塑型镜。
谢培英:好的,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角膜塑型镜,就是一种物理矫形的办法,通过设定的、程序化的一种特殊设计的一种硬质的角膜塑型镜让它戴眼睛表面然后促使角膜按照我们设定的合理的形状发生变形,通过形状的改变就可以使它原来存在的近视、散光一些问题得到一些有效的矫正,这样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如果长期使用可以使近视得到一定的控制,可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的效应。所以说这个方法应该说在目前,在最近这几年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技术,一个新的技术,特别是对于控制近视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平时说的OK镜?
谢培英:对。过去我们俗称叫OK镜。但是学名我们叫做角膜塑型镜或者叫做角膜矫形镜,是一个物理的方法。
主持人:那它的原理是什么呢?怎么说戴这么一个隐型眼镜就会会把角膜给塑型了?
谢培英:这个一般来说软性东西会随着硬性的东西会发生变型,我们眼睛角膜比较软质的东西,这个角膜塑型镜硬度比角膜硬度要高,所以在戴镜的过程当中就会逐渐地发生一个形状的改变,这个现象实际上已经从十几年前已经发现了,也就是近几年用这个方法对角膜产生一个合理塑型的治疗方法。
主持人:您说它有一定的硬度,会不会对眼睛不太好?
谢培英:一般来讲,因为硬质的角膜接触镜的这个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我们先不说塑型镜,就是说普通的硬质的角膜接触镜,或者我们把它叫做RGP,那么这项技术,比如说在世界各地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配戴过,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证实,它对一些近视、远视、散光特别是高度的,都有很好的矫正效果,而且长期使用也没有对眼睛造成特别的不良影响,当然前提是在科学和规范的使用前提之下可以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作用。所以,这个说硬性角膜塑型镜这个技术是一个好的东西,使用好的话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主持人:哪些人适合戴这些硬性角膜塑型镜?
谢培英:它的适用范围是很宽广的。一般我们说所有眼睛涉及到视力矫正方面,如果说在框架眼镜没有好的效果的话它都可以用,就是我刚才说的近视、散光,高度的特别是,还有手术后,有的做一些激光手术后还有角膜移植手术后还有先天异常等等,所有眼科的疑难问题都可以利用这个得到一个好的解决,所以它在光学效果上应该在目前所有一些光学镜片里它是最优质的最有优势的。
主持人:您刚才说激光手术以后也要戴这个吗?
谢培英:激光手术因为有些患者并没有达到他手术前的效应,比如说他是想摘掉眼镜,想获得一个好的视觉效果,但是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可能残存一些度数,有的时候没有减少有的时候还增加一些散光的问题,这种情况又不能反复做手术,所以对这样的患者我们也考虑利用这个技术进行矫正,这个效果也不错我们中心差不多有一两百个这样的患者,都是因为做完手术…
主持人:没有达到心理要求?
谢培英:对,有的甚至于很糟糕,还有一些病发的问题,用这个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主持人:有的不敢做手术就怕有后遗症。
谢培英:对,手术应该慎重,特别是小孩,在一些近视发展快的孩子,我们建议他选择非手术的方法。
主持人:未成年的学生也可以戴那个吗?
谢培英:可以的。现在我们治疗这个呢大针对青少年近视,比如说在10岁左右,一直到20岁左右,这个近视是发展最快的阶段,这个阶段特别是有些家族,比如说父母或者家里面有近视的孩子发展很快,每年可能长100到200度,像这样的孩子不给予控制的话很容易发展成高度近视,这样对以后学习、就业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样我们主张早期控制,早期干预越好。那么很多方法,有很多方法,总体讲国际上认可的还是角膜塑型镜。
主持人:比较安全?
谢培英: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它有前提,前提就是必须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之下,有一个科学的验配、使用过程。我们有的患者已经戴了10年以上了,总体上有几千个病人,基本上没有出现严重的病法问题,你管理的严格基本上还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技术。
主持人:有的人会问,是不是在孩子阶段戴角膜塑型镜可以把近视治好?
谢培英:应该说到目前为止,针对近视防治方法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方法属于治疗的,包括现在比如说你成年以后做手术,也不一定是治疗的办法,角膜塑型镜也不是一个完全治疗的办法,但是如果你使用的合理,在长期戴镜的情况下对近视发展有明显的控制和延缓的作用。我们有很多患者戴了三四年,然后停掉了,因为角膜可能会反弹回去,但是度数发现就没有再继续长,我们也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有两组病人,一组病人平均戴三年左右,后来停了一两年,然后又戴自己的框架眼睛,还有一组病人一直戴框架眼睛,我们计算了一下,戴框架眼睛平均长75度,而第一组长的度数只有0.08,所以差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近视延缓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国外有很多报道,我们香港那边也有,香港理工大学也有一些报道,儿童的眼轴的增长,戴框架眼镜每年可能增长的比较大,那么戴角膜塑型镜增长率只有戴框架眼镜的二分之一左右。因为这个框架眼镜使近视会发展很快。
主持人:那有遗传性的孩子或者成人,就是这个角膜塑型镜对他们也有用吗?
谢培英:也有用。我们现在观察的几千个别人,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有的就是单纯的近视,有的还可能是一种,因为有家族的轴性近视,有的已经很高了,发展到600度、800度以上的病理近视,但是都有一定的效果。
主持人:您说到国外的技术还有香港技术,我们这个技术是不是也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
谢培英:这个属于老树开新花,就是对近视进行一定的调控的话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有这个了。
主持人:这么早啊!
谢培英:但是那时候技术水平比较低,材料本身也没有出现透氧的硬型隐型眼镜,是不透氧的,在整个过程中比较繁杂,需要不断地更换镜片,最近角膜塑型镜的技术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样的话从加工,因为有了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材料呢有了比较好的材料,设计思路也有一些花样翻新,这样就促使质量变的比较快速、方便、准确、简洁,这样就容易被大家接受,应该是一种老技术开新花。(笑)我们现在用的技术也是开始从美国那边传过来的。
主持人:现在美国那边,国外配戴这个角膜塑型镜的人数多吗?
谢培英:量不是太大。因为总体上来讲,就是两大趋势。总体来讲好象我们亚洲这边的比例高一点,因为什么呢?因为从对近视的控制和降低的效应来讲,亚洲人更为需求更大一点,因为这边的近视的发生率比较高一些。另外还有一个趋势,从欧洲那边,主要考虑怎么用角膜塑型镜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都是一些中低度的近视,在白天打球、参加娱乐活动不愿意戴眼镜,他们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是两大趋势。美国这两方面都有。另外美国,因为它跟我们国内情况不太一样,它是眼科医生和视光医生是完全分开的,是两个领域的东西。在美国这个工作是视光医生做,而不是眼科医生做。
主持人:这两个有区别吗?
谢培英:有。眼科医生是做手术、用药物之类的。视光医生,我们所说一种跨学科概念,他应该把医科理工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开发一些材料,做的设计,物理光学一些东西,那么他的加工一些东西,这都属于工科的东西,传统医生做不了这个东西,等于分开了,等于两个不同的领域。
主持人:那我们眼视光中心也像美国一样分开吗?
谢培英:我们重点做视光的东西,就像美国的视光医生做的工作。但是从我们本人来讲,我们自己都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后来在工作当中,因为我们可能对这个方面比较感兴趣,慢慢地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探讨,所以我们的工作重心放在这块了,放在光学矫正这块了。
主持人:我们要是想配戴角膜塑型镜都要走什么流程?
谢培英:如果要配个的话,首先一点你要对这个东西有所了解,你要跟医生有一个很好的咨询,了解它是什么原理,什么程序,首先要了解清楚,另外在这之前要对眼睛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还要对他的整个光学成像系统做一个检查,一般检查项目要多达20多项。
主持人:大概都有什么?
谢培英:比如说角膜、结膜、晶体、外眼睛的情况都要检查情况有没有炎症、疾病、有什么异常问题。另外还有角膜的形状,我们要测一下它的弧度,还有测量整个角膜形状,差不多几千个点都要把它整个形状搞清楚了。因为要在这个基础上,因为你是对角膜进行矫型,所以角膜形状非常重要,比如说有的特别平、突的话,可能要考虑将来治疗效果不是很好,这就不是好的适应症,我们要先沟通好另外角膜的厚度,中心厚度、边缘厚度都要测。
主持人:是厚好还是薄好?
谢培英:相对来进厚一点比较好。另外眼压,眼底,都要做,还要验光,你是多少度近视,有没有散光,如果散光太大,是不是需要其他的设计,这个都要看,还要测一下眼轴,要评价一下他今后近视发展的情况,另外他治疗之后的变化这个都要检查一下,当然进一步我们还要看一些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的水平,另外还要做一些它的光学成像的、光学质量,眼睛的情况,比如说除了一般的视力,还有光对比度,对比度的视力,甚至有必要还要做一些波前像差,还有泪膜,分泌量,稳定性等,做的项目非常多,所有的做完之后,我们要在检查的基础上挑选一个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设计,要给他做试戴,一般要大约戴一个小时左右,做试戴的目的我们要看他对镜片的反映,有没有不良反映,还有这个设计是否合理,能不能跟眼表面有一个相对的合理的吻合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最后还要检查完之后,没有任何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进行一个微调整,给他定做镜片,然后定做之后做一个检测,看看是不是和我们当时处方是相同的,另外对患者有一定的培训,告诉他怎么使用这个镜片,怎么戴、消毒、清洁、处理、跟医生配合,要对他有一次到两次的指导。所以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主持人:那咱们角膜塑型镜也像眼镜店软性的眼镜,成批做好,比如说我是300度,您就拿出一个300度的眼镜给我戴吗?
谢培英:一般不是这样,大体上是两种程序,一种程序是像我们刚才说的,利用一个系列的试戴片,这个是有很多弧度准备好,你戴镜片的同时自己进行微调整。还有一种是利用角膜地形图的情况,国外就是很多利用这个方法,特别是西方人,西方人眼睛结构跟我们东方人不一样,他们都是凹进去,而且对眼皮的影响不太明显,但是东方人影响很明显,他们就在角膜地形图做设计,之后直接给患者戴上,如果不好就进行修正,用这个的话成功率会高一些。
主持人:亚洲人用第一种方法?
谢培英:对,这种方法多。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