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颈动脉狭窄 > 李军教授谈:颈动脉狭窄患者如何预防及治疗

李军教授谈:颈动脉狭窄患者如何预防及治疗

时间: 2013-07-09 16:59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颈动脉狭窄症本身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常不易发现,一些病人可表现因脑部缺血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在早期的临床表现有突然发作的麻木、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上肢或下肢无力、面肌麻痹和单眼突然发黑等,如发生在语言中枢侧大脑半球,可引起语言障碍。这种症状出现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中风”,或称为一过性脑缺血症(TIA)。严重者将出现脑梗塞的症状,可引起死亡或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偏盲、感觉障碍等。反复腔隙性脑梗塞除偏瘫、失语外,还可发生血管性痴呆。那么,颈动脉狭窄患者如何预防及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主持人:做客本期求医网健康访谈栏目的嘉宾是:李军主任医师。

  主持人:颈动脉狭窄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李军教授:1.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是

  全身性疾病,年龄(>60岁)、性别(男性)、长期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样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的筛选。

  高危人群包括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冠心病(尤其是需要做冠状动脉搭桥或介入治疗)患者以及体检中发现颈动脉血管杂音者。

  2.诊断依据 通过临床表现和无创辅助检查多可诊断颈动脉狭窄,但DSA仍是不可缺少的确诊和制订方案的依据。

  3.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评价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评价包括以下内容:①危险因素的评价;②心脏检查;③周围血管检查;④脑功能评价,应包括系统的神经系统体检和颅脑 CT或MRI的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体检包括:意识状态、脑神经、运动、感觉和协调性试验等方面。

相关标签
颈动脉狭窄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