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口腔 > 颌面部创伤 > 知道了颌面部创伤的特点,那么,我们改如何正确护理呢?

知道了颌面部创伤的特点,那么,我们改如何正确护理呢?

时间: 2013-07-22 15:2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知道了颌面部创伤的特点,那么,我们改如何正确护理呢?

  孟志兵:多科协作配合,采取综合抢救措施,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处理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伤,上下颌骨骨折的采取颌间固定和手术内固定,牙槽骨骨折用牙弓夹板固定。

  细心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对昏迷、意识障碍、醉酒者务必使其安静,口腔重症患者有时有昏迷、呕吐症状,口内出血或唾液、呕吐物潴留,易发生吸入性窒息。抢救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头偏一侧,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血凝块、呕吐物及碎骨片、牙齿等其他异物。

  呼吸道护理:由于口腔颌面部重症损伤多有口、鼻等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应及时清除异物及分泌物,保持通畅。气管切开的患者,术后护理很重要,患者取半卧位,颈下略垫高。按时清洁消毒内套管,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防止继发感染。

  口腔护理,防止感染:由于口腔重症损伤患者口内外都有伤口,大多同时伴随颌骨骨折、口内外贯通伤。加之行颌间结扎或颅颌固定、绷带包扎及开口受限等情况,口腔的清洁护理比较困难,对于能自己漱口的患者,每天口腔护理2~4次,彻底清除牙间隙结扎物中的食物残渣和口腔粘膜的分泌物,颌间结扎的患者每次进食后行口腔冲洗,对积聚在结扎丝、夹板、牙间隙内,不易冲洗掉的食物残渣,可用牙科镊子清除干净。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损伤情况,给与流质或半流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宜少量多餐,对于进食特别困难或不愿进食者,我们给予讲解正常进食的好处,使其充分认识到正常的口腔进食,不但可以机械性自洁和刺激唾液的分泌,还可促进骨折的愈合,锻炼和恢复咬合和咀嚼功能。

  口腔护理:口腔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生态体系,口腔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食物残渣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在护理中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可减少创口的感染机会和患者的舒适感。用0.02%洗必泰漱口液或0.1%新洁尔灭清洗口腔每日三次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禁止吸烟。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关系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护理不当,不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引起患者的原发病加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在护理过程中,抬高患者头部10°,避免发生误吸。保持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每隔10分钟向导管覆盖的无菌纱布上滴7~8 滴配制液(配制液自配)。以保持气道湿化。切口处纱布每天更换2次,如被污染随时更换,必要时吸痰。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遭受突然的意外伤害,常表现为惊慌、恐惧不安,根据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以较好心理状态配合治疗。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针对急诊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宣教,根据患者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恰当地向患者解释病情,讲解治疗的大致过程及预期效果,增加患者的信心。护士要沉着熟练地进行各项准备及操作,从言谈举止上给患者以适当的安慰和心理指导,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从而减少或杜绝心理障碍的发生。某患者,女,28岁,受伤后因害怕容貌被损导致今后家庭情况有变,表现出焦虑和恐惧,对治疗和护理有抵触心理,常常独自流泪,不说话。护士运用语言或非语言与其交流,亲切、和蔼细致地关心她,详细介绍治疗的大致过程及预期效果,增加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明白了容貌并不决定一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品德可以弥补生理上不足的道理,该患者终于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由于颌间钢丝结扎或口内有创口造成了进食困难,常用鼻饲法或吸管法帮助患者进食。为了促进创口早日愈合,予高热量、高蛋白、富有多种营养素的流质清淡饮食,以增强患者抵抗力。每次进食后用清水漱口,再用配制漱口液漱口。

  抢救方法首先必须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配合医生处理颌面部损伤及合并伤,清创缝合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伤,清除伤口及组织内异物。口腔颌面部患者采取半坐位,以减少出血的可能性,并可增进肺部呼吸运动,利于咳嗽和吐出口腔内的分泌物,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要使患者保持口腔清洁,以防创口发生感染,有贯通性损伤或颌骨骨折的患者更应注意。

  主持人:非常感谢孟医师的详细介绍,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登录求医网与专家进行在线交流。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更多专家视角:

  黄石玺医师介绍得了面瘫有哪些临床症状

  王铁民教授谈如何应对尿毒症死亡威吓

  肾病专家刘玉宁谈:如何防治慢性肾衰竭

  专家肖玲谈:青光眼能否完全治好

  专家肇龙解析小儿红眼病如何防治

相关标签
颌面部创伤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