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大夫:
骨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了解不同类型骨癌的症状,才能有助于预防骨癌的发生。
依汶氏肉瘤(Ewing’ssarcoma):常发生于4-25岁之间,依汶氏肉瘤常发病于长骨的骨干中央和扁平骨,会引起局部肿胀不适及断断续续的疼痛,且合并发高烧及体重下降的情形,伴有有肺、骨骼及骨髓等部位的转移。
恶性骨肉瘤(Osteosarcoma):最常见的骨癌,约占所有骨癌的60%左右。常发生在10岁至23岁之间的青少年,可能与此阶段骨骼组织成长的速度过快有关,它常发病于长骨末端,约有60﹪位于膝盖处,会引起剧烈疼痛、肿胀,甚至于骨折,诊断时即可能有少数骨癌细胞转移至肺部,需尽快治疗。
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大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较多,儿童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发生。其病变是发生于软骨部位,会引起压痛性肿块,最常发生的部位有骨盆、膝盖、股骨上端、肋骨或肩膀。
其他种类:其他骨瘤还可包括纤维肉瘤(Fibrosarcoma),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齿釉质瘤(Adamantinoma)等,是一些平时较少见的骨瘤。
记者:医学上7种常见的原发性骨癌是哪些?
吴刚大夫:
1、骨肉瘤
好发于青少年长骨远端,局部疼痛明显,夜间尤重,化学治疗+手术治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
2、软骨肉瘤
好发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的长骨和髂骨,发展较缓慢,疼痛症状逐渐加重,以手术治疗为主。
3、骨纤维肉瘤
罕见的骨癌类型,好发于股骨,主要症状为疼痛和肿胀,治疗以手术切除或截肢为主。
4、尤文肉瘤
好发于儿童的长骨和髂骨,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和肿胀,治疗以放疗+化疗+手术的综合治疗为主。
5、非霍奇金淋巴瘤
也称网状细胞瘤,预后较好,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常发生病理性骨折,治疗以放化疗为主,手术为辅。
6、骨髓瘤
好发于40岁左右男性的脊椎、骨盆和肋骨,预后差,初期表现为背痛,后期有贫血和恶病质表现,治疗以放化疗为主。
7、脊索瘤
是一种来源于残余的胚胎性脊索组织的恶性肿瘤,只发生于脊椎和颅底,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无效。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