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逐渐发生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痔疮、肛瘘、肛裂、肠炎等肛肠病高发。如何才能辨别各种各样的肛肠病,以利于对症治疗呢?
专家简介:王长顺,现任泉州东湖肛肠医院科室主任,中西医结合北京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西域医药学会理事,从事肛肠外科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直肠癌、高位复杂性肛瘘及复发性肛瘘、直肠癌及直肠内脱垂的不开腹治疗。
主持人:如何才能辨别各种各样的肛肠病,以利于对症治疗呢?
王长顺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大便形态、便血、排便时是否疼痛等分别介绍主要肛肠病的症状:
1、 观察大便的形状,能及时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排便习惯应该是间隔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大便干硬是因为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都吸干了。腹泻者排出的烂便,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导致的。柱状便见于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
2、 另外从便血上也可以便别肛肠疾病。
痔疮引起的便血常见的是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肛裂引起的便血出血量较小,多数在手纸上发现;便后可伴有肛门剧痛。
直肠、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便表面,不与大便混合。
大肠肿瘤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或暗红,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黏液,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消瘦。肿瘤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而直肠肿瘤约80%有便血。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