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耳鼻喉 > 耳聋 > 耳朵里流水是什么病呢?

耳朵里流水是什么病呢?

时间: 2013-03-19 11:1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耳朵里流水是什么病呢?

  主持人:接下来谈谈另外一个话题,关于分泌性中耳炎方面的,首先有请魏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分泌性中耳炎这个疾病。

  魏永祥:刚才谈到了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功能性的病变,接下来讲的专题是分泌性中耳炎,顾名思义它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小孩、成人都可以发病,小孩多见一些,是引起小孩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比如一个2—3岁小孩,除了哭闹外,无感冒症状,无明显耳痛,只是叫他时反应迟钝,这个时候在除外急性化脓中耳炎后,要考虑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以后,听力下降。另外讲一讲解剖因素,小孩为什么说耳朵疾病病根不在耳朵。分泌性中耳炎,主要和他的咽鼓管状况有关,小孩的咽鼓管比较短,咽鼓管咽口比较宽,发育没有成熟,比较平,所以小孩的咽鼓管解剖结构决定了对一些病毒等刺激敏感,像吃奶呛咳时容易感染。同时我们有一个生活经验,坐飞机,在飞机起降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做一些吞咽动作,这样促使咽鼓管的开和闭,咽鼓管不好的人嚼一嚼口香糖或者打哈欠,使中耳的气压与外界的大气压平衡,这样就不易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所以机械性的阻塞和非机械性阻塞是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的病因。

  机械性的阻塞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主要是鼻咽部,小孩最常见的像腺样体肥大,成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排除鼻咽癌,在我国南方比较多见,比如广东、广西、湖南等,过去鼻咽癌也称为广东瘤,这个病起病比较隐匿,不容易发现,后吸涕中带血或者鼻咽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耳部症状的时候,就会引起重视,所以说耳朵的病变不单纯仅仅局限于耳朵,要考虑鼻腔和鼻咽部的病变,无论在小孩或者成人。也是给各位网友提醒一下。

  机械性阻塞像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或鼻窦炎,引起鼻涕倒流,炎症刺激咽鼓管以后肿胀,这时也容易引起中耳病变。还有肿瘤病人放疗后,引起咽鼓管的肿胀,叫放疗后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在早期鼓室积水,长时间不处置,水分蒸发,变得越来越黏稠,就像我们熬的胶冻,这样进一步引起听力下降。

  对分泌性中耳炎我简单归纳和总结一下,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一般也是单耳发病,双耳发病比较少见。单耳听力下降和鼓室积液,跟刚才讲的突发性耳聋是不同的,突发性耳聋主要是高频神经性聋,分泌性中耳炎大部分是低频传导性聋,伴耳闷胀,耳鸣呈低调,还有一侧头部闷、胀。小孩病史不清楚时,家长只是感觉反应迟钝。另外也请谭大夫把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说一下。

  谭静: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一般有听力下降,在小孩,不会表达,家长会注意到他看电视时要求把声音开大,或者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等,这就要警惕,是不是有听力下降。再一个,如果小孩只有单耳患病的话,因为对侧耳的听力是正常的,家长不容易重视,有可能长期发现不了。再有是耳痛、耳鸣等,耳鸣刚才魏院长说过,一般低调耳鸣音,成年人打哈欠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气过水声。

  魏永祥:一些患者感觉到耳朵里有水,随着头位的变动,有气过水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也有听力下降,但是和突发性耳聋的听力下降不一样,另外大部分也是在感冒以后出现了听力下降、耳痛,或者还伴有刚才说的气过水声,还有感觉听力增强,这是共鸣和共振现象,头位变化的时候可能听力会有一些改善。当感觉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学习成绩下降,要求把电视声音开大等表现时,请家长要警惕一下。到专科医院就诊时不单纯为看耳朵而看耳朵,要做一个全面检查,除了看耳朵外要看鼻腔、鼻咽部和口咽部,除外腺样体肥大等问题。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无创性的检查慢慢出现,在我们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喉科专科门诊,有儿童专用鼻咽镜,一定要检查鼻咽部,很有意义,对成人要除外鼻咽癌。这些病变就叫器质性病变。

  主持人:刚刚说小孩比较多见,一般多大的孩子多发呢?

  魏永祥:一般年龄段在3岁—7岁,在2、3岁或3、4岁时,腺样体还没有完全萎缩,小孩到医院就诊时,除了诊断鼻炎或者上呼吸道感染外一定要考虑有没有腺样体和扁桃体引起的鼻咽和口咽部的问题。腺样体的生理性肥大,反复接受慢性炎症的刺激,再伴有自身免疫力低等,这样就容易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哪些检查可以确诊分泌性中耳炎?

  主持人:下面请任医生介绍一下分泌性中耳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任媛媛: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首先需要去耳鼻喉科做专科检查。门诊一般通过电耳镜观察鼓膜的情况,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膜有充血,外耳道也有充血的情况。一般正常的鼓膜有标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急性期可以发现鼓膜内陷,标志消失,比如:光椎变形、缩短、消失。鼓室出现积液后,可以观察到头发丝样的液平面,这个液平面是变化的,总是跟地面平行。鼓室积液增多后,鼓膜呈现黄色、橙色。

  主持人:这种检查操作起来方便吗?

  任媛媛:门诊有专门的器械进行检查。

  魏永祥:这种综合检查在门诊是很方便的,而且是无创的。首先观察鼓膜颜色,同时也通过鼓膜观察鼓室的情况,刚才任博士也提到了,如果鼓室积液一半的时候,有液平,透过鼓膜,看这个液平和地面是平行的,像发丝。偶尔看到比较典型的体征,鼓室积液有气泡的变化。另外,鼓膜也有表现浑浊、内陷等。

  任媛媛:还有专科的听力学检查,一般观察到轻度传导性聋,以低频为主,声导抗观察到鼓室导抗图呈平坦型或负压型。

  魏永祥:听力检查,突发性耳聋患者是以高频感应神经性听力损失为主,而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低频传导性聋为主。我们正常语言频率,500—1000赫兹,患者感觉分辨不清。另鼓室内积液,有不同介质传导,纯音测听检查会出现传导性聋。声导抗检查跟鼓室病变的判断有关。有关分泌性中耳炎的鉴别诊断方面请谭医生讲一下。

  谭静:分泌性中耳炎需要鉴别的疾病主要有两个,一是鼻咽癌,在我国头颈肿瘤患者中是比较高发的肿瘤。其次是脑脊液耳漏,有的患者发生外伤,发生耳漏的情况,跟分泌性中耳炎症状相似,所以要看有没有外伤史的情况。

  魏永祥:分泌性中耳炎这个疾病原来很容易误诊或者漏诊,因为这方面我们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重要的病因在鼻咽部,容易忽视。包括患者不注意,专科医生又没查到的病变,比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或者外伤引起的脑脊液耳漏等。另外要谈一谈分泌性中耳炎,特别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症的相关问题,一般预后还是良好的,但是要重视,如果病史比较长或者耽误治疗会影响小儿的发育,比如言语发育的障碍,同时学习、记忆力、交流能力等,可能和正常的朋友有一些差距。另外,有很少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转为慢性以后,可能要造成中耳的粘连,粘连以后导致听力进一步损失。所以为什么要谈后遗症这个问题呢,因为分泌性中耳炎特别在儿童的时候很容易被忽视,觉得耳朵一侧听不见还有另外一侧耳朵。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以后,我们想对网友和年轻的家长要提示一下,一般小孩如果在3、4岁的时候有腺样体肥大,学习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反应迟钝时,应该及早就诊、治疗,这样预后就会更好。对于成人,如果耳部有症状,同时涕中带血,特别是在广东、广西、湖南这些地域分布的患者要引起注意,主要除外鼻咽癌或者是青春期男性的纤维血管瘤等病变。再者,我们临床上有时看到蓝鼓膜,鼓膜不是正常的灰白色半透明,而是蓝色的,这时要考虑与胆固醇肉芽肿、颈静脉球高位等疾病鉴别。

  所以对于这个疾病应该尽量避免误诊、漏诊,及早治疗,这样预后会更好一些。下面请谭大夫谈谈治疗。

  

相关标签
耳聋
耳鼻喉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