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系统的疾病。同心脏血管、脑血管一样,下肢动脉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受累部位。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郭伟教授在解放军总医院“下肢动脉诊疗沙龙”开课仪式上,就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渐高,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55岁以上人群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是10%~2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迅速增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同心、脑血管疾病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一个患者第一次发生心肌梗死,他未来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3~4倍;如果一个患者第一次发生脑卒中,那么他未来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3倍;如果患者有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他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4倍,脑卒中的风险增加2~3倍。因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也是发生全身动脉硬化闭塞的重要信号。
郭伟 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和保健工作。是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学会会员、亚洲血管外科学会会员、国家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科技部科研课题评审专家、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教育基地专家顾问委员、国内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血管疾病的腔内技术和传统外科技术。包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瘤、颈动脉和四肢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率先开展复杂主动脉瘤与夹层的杂交手术;颈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肾动脉狭窄、内脏动脉狭窄、四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腔内和外科手术治疗。
主持人:导致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郭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和肥胖被认为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较,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发病年龄更早,病程发展更快;而吸烟对下肢动脉的不良影响同样显著,通过严格戒烟,大约80%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
主持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为“间歇性跛行”,早期有什么特征吗?
郭伟:在连续行走后因出现下肢酸软无力而被迫停止行走,片刻休息后又可以行走一定距离却因为无力再现又被迫终止行走。如此反复而因此得名。出现这种症状的原理在于下肢在运动后组织耗氧量增加,但由于近端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后血流量的减少不能满足对组织供给的需求。当运动停止,毫氧减少,症状马上消失。除了症状上的特征性表现外还可以发现足部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后期可出现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发绀,严重时会出现静息痛、趾端溃疡和坏疽等。但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上述典型症状的患者只占所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10%~20%,加上相当多的医务人员及群众对下肢动脉疾病缺乏基本知识和足够重视,因此造成大量的漏诊和漏治。
主持人:临床是如何确诊的?
郭伟:临床研究显示,踝肱指数(ABI)测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反映下肢动脉血供情况的无创监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筛查率。其原理是测定肱动脉的收缩压与足背动脉的收缩压的比值,正常值为0.9~1.2。一般来说,ABI在0.6~0.9之间提示下肢动脉轻度缺血,如果小于0.6提示下肢动脉中度缺血,小于0.4则提示下肢重度缺血。
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也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安全、快捷、价廉的优点。它反映下肢动脉闭塞的部位和程度准确性比较高,还可对肢体动脉血流情况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