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关于胰岛素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姬秋和教授:实际上现在胰岛素的治疗已经出现了两种趋势了,一种就是有些人认为胰岛素一打就上瘾,离不开了,另外一种就是说我胰岛素是完全无害的,我什么药物都不用了,就用胰岛素。其实这两种趋势,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
首先我们就说,认为成瘾的。因为我们以前对胰岛素治疗的时候认识不那么充分,很多人只有到中末期了才去打,这样好像给人感觉,只要打的人都肾不行了,心脏不行了或者肺不行了,肝脏不行了才去打胰岛素,那么实际上恰恰是因为他本身不行了,才会去使用。这里面完全是可以离开的,好比说刚才我提到了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短期的胰岛素的一个强化治疗,比如说用两周或者最长的不超过三个月,现在用这个时间。那么把它再一停,完全是可以再继续使用药物来治疗的。或者甚至于不用药物都可以控制好,当然是在血糖监测的基础上,所以说我们现在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说所有的糖尿病只有到晚期才去打,该打的时候一定要打。
但是我们也要防止另外一个极端,现在通过这几年对胰岛素宣传的认识,有些患者已经清楚地知道了这些胰岛素相对不通过肝肾代谢,这样相对减少肝肾负担,积极要求去打,这个也不对,必须根据他们的胰岛β细胞功能来确定。因为如果不该打而打了,就会导致这种非生理性的高胰岛素血症,从目前来说体重增加是肯定的,所以说我们该打的时候一定要打,不该打的时候就不打。临床专科医生会掌握好适应症,所以说请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启用胰岛素,或者停止使用胰岛素。
主持人:胰岛素的类型有哪些?
姬秋和教授:现在临床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从最早的动物提取胰岛素,逐渐发展到从人工合成胰岛素,人工合成的胰岛素本身又不够用了,不能满足,又有了胰岛素的类似物。目前临床上用的还有最传统的动物胰岛素,这种动物胰岛素杂质多,打了也容易产生抗体,然后效果也不好,血糖波动大,现在逐渐逐渐已经被摒弃了,市场上占的份额是越来越少,大家认识到它的不足。
另外就是通过人基因合成的胰岛素,这里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叫做R胰岛素,就是(regular)常规胰岛素,或者是中效胰岛素,这两种剂型。常规胰岛素里面比如说有礼来公司的优泌林,优泌林R和N。这时候R是短效的,饭前打的;N是作为一种中效的胰岛素,睡觉前打的。分别用来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R里面当然还有其他的一系列的公司和品牌,除了我们说的优泌林系列,还有国产的,还有诺和的,很多公司都会生产这种R和N。
那么再往后走,人们就发现R餐前打的,尽管是希望它作用时间快,但是R作用得不够,它半小时以后才起效果。人们就把它的胰岛素进行改造,让你打进去就非常快的起效,这就有了餐时胰岛素的这种类似物,比如说优泌乐,同时还有像门冬胰岛素。那么就是说,餐时胰岛素是超短效的。
同时刚才说的晚上用的N是作为中效胰岛素,是控制空腹血糖的,但是人们打了发现它作用时间也不够平稳,还有峰值不够长。人们就进一步研发,就是说这种长效的胰岛素的类似物。比如现在有甘精的胰岛素,或者是地特胰岛素这种类似物,它作为基础胰岛素的长效,当然了这里面我们说R和N可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叫做预混胰岛素。刚才谈到这种超短效的类似物,一部分也能通过结合变成中效的,好比说是优泌乐25或优泌乐50等等,这些超短效的类似物也在临床上进行使用。
当然这里面我们必须要清楚两个概念,一个就是餐时胰岛素,也就是餐前打的这部分,它是降低餐后血糖的,还有睡觉前打的基础胰岛素,中效或者中长效类似物是降低空腹血糖的。把这两个概念弄清楚以后,不同的比例搭配也好,或者不同的注射方法也好,那么根据它临床的需要使用哪种剂型,当然这也是专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功课。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