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产科常见的传染病,对母婴的影响均较大,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深入,从而使该病对母婴的影响,如母婴垂直传播、母婴死亡以及母乳喂养等方面更受到关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约为0.025%~0.08%,而妊娠晚期的发病率较高。下面,北京东方肝泰肝病医学研究院的肝病专家费建峰主任将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妊娠合并肝炎将怎么办?
北京东方肝泰肝病医学研究院的肝病专家 费建峰主任
记者:费主任您好,目前临床上出现了一种妊娠合并肝炎的情况,很多患者想向您咨询一下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
费主任,您好。临床上孕期妇女合并肝炎者较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妊娠以后,由于胎儿发育的需要,孕妇肝内糖原代谢增强,肝脏负担加重,比常人更容易传染病毒性肝炎。据调查,孕妇合并病毒性肝炎是非孕妇的6倍,而合并严重的爆发性肝炎则为非孕妇的66倍。孕妇合并病毒性肝炎时的死亡率为12%,而非孕妇仅为0.57%。同时,孕妇患病毒性肝炎还极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记者:那么,肝炎与妊娠之间互相有何影响呢?
费主任:首先,肝炎对妊娠的影响表现在:妊娠早期发生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妊娠晚期发生病毒性肝炎,较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子代感染率为25%至40.36%。据调查,第一孕季,母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子代受感染率为10%,第二孕季则为76%。患病毒性肝炎的孕妇,病情严重者胎儿的预后较差,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
其次,妊娠对肝炎的影响表现在:妊娠妇女是肝炎的易感者,并且一旦患了肝炎后病情也较重。分娩过程的体力消耗、损伤和出血引起的缺氧和代谢障碍,可促使病变的肝组织发生坏死。大量资料证实,妊娠显然对病毒性肝炎有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妊娠后期,黄疸性肝炎发展为急性或亚急性黄色肝委琐比非孕期多,病死率增多。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肝昏迷、产后出血性休克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有人认为,孕妇病毒性肝炎更容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记者:既然两者之间的影响那么大,究竟孕妇得了肝炎要如何处理?
费主任:如果女性在妊娠期患上了乙肝,并且出现了急性乙肝的症状,病情往往比较重,妊娠期的女性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供给要比正常食物孕妇多,对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一旦患者在孕期出现营养不良,就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使其抗病能力减弱。所以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已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了。
乙肝患者妊娠期应该注意饮食的均衡营养,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的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搭配医学还有钙,铁的食物,不宜饮酒,吃辛辣的食物,或者难以下消化的食物。在饮食中应该确保每天的总热量在2500-2600千卡之间,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食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