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在全身肿瘤的发病率同样是第8位,女性中也占到了第12位。患上膀胱癌的患者,多数伴有膀胱癌痛、严重尿血、尿潴留,为了治疗,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膀胱全切,但是膀胱全切也有着极大的弊端,膀胱切除以后,想要排尿,患者就得背上一个臭烘烘的尿袋,苦不堪言,有没有什么办法甩掉尿袋呢?
核心提示:珠江医院在泌尿外科主任刘春晓教授的带领下,又成功施行了世界第一例小儿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经过广东省医学情报所查证: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先例,属于世界首创!
专家简介:刘春晓 ,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泌尿外科学会常委,国际泌尿学会(SIU)会员,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擅长: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体汽化术、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体腔内剜除术(共6000余例)、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自主创新、世界首创)、腹腔镜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世界首例)。
“传统的膀胱癌切除术只是切除病人的膀胱,但是没有为病人新建一个膀胱,病人或者背个尿袋,或者采用胃肠新建膀胱,但是这样也不是办法,失败率极高!”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刘春晓主任介绍到。
刘春晓主任同时还提醒:传统的全膀胱切除后,要么采用导管引流,背上一个尿袋,或者使尿液经由直肠排出。虽然可以帮助病人解决尿失禁等问题,但是背上一个尿袋,走到哪都带着一股臭气。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其实很差,不仅原来的朋友避而远之,就连家人也很难忍受,经常被家人排斥,给患者带来无尽的心理创伤。
欧美国家采用胃、肠道代替膀胱 成功但不理想
早在1992年,美国人Gustavo Parra就完成了首例腹腔镜下全膀胱的切除;1993,Sanchez报告了一例64岁女性膀胱癌患者的“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利用回肠重建膀胱;2000年,美国人Gill报告了1例55岁男性膀胱癌患者成功施行了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可控膀胱……腹腔镜下膀胱癌治疗术几乎全部为欧美国家所垄断。
但是采取哪一部分代替被切除的膀胱呢,这是一个令无数外科医生发愁的难题。欧美国家作为微创技术和外科手术的发源地,率先进行了尝试。
胃,形状与膀胱相似,而且都有着丰富的蠕动神经,蠕动规律与膀胱类似,人体失去一部分胃部同样能够满足消化需要。而且部分人群已经采取切除1/2,1/3胃的方式减肥,胃癌患者进行胃部全切后照样能够生存,为什么不能用切除一小部分肾脏,缝合一个膀胱?
肠,与膀胱的形态更为接近,也有着很好的蠕动性能和贮存性能,人体解剖测量的数字显示,十二指肠60厘米,小肠长度可达6.7米,大肠长度则为1.5米,切除部分肠道也是可行的,可不可以利用胃和肠道来新建膀胱呢?
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刘春晓主任介绍说:目前,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是胃肠道代替膀胱,利用胃、小肠、结肠等部位新建膀胱,将这些部位切除后,做成片状、N形或W形再折叠缝合成球囊状,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多缺点,“事实证明,胃肠不是膀胱的较好替代品”。
刘春晓主任向我们解释了其中的原因:首先,胃肠虽然可以适当切除,但是这些器官都是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缺少后还是会影响到患者的消化功能,容易导致Vit-B12等维生素吸收减少,引起贫血;其次,胃肠都有很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而膀胱只是一个贮存器官,不能有太多的吸收功能,否则会导致尿液的大量吸收,造成水电解质失衡;最后,也是最直接的一点,这种手术方法手术步骤繁杂、时间长、缝线多,风险极高,很容易产生并发症,患者往往是手术成功,术后引发并发症。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