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段文字客观地阐述了骨感染的病理、病变过程。明代外科医家杨清叟更指出:“肾实则骨有生气,疽不附骨矣”。由此可以看出补肾壮骨应是本病治疗的基本大法。
在具体治法上,我们根据病人的病况及不同时期进行辨证施治。比如:瘘道感染期多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瘘道有炎症渗出、身体有寒热,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这时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活血排脓。方剂用黄芪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乳香、没药;有发热者去生地,加柴胡。病灶局部外敷金黄散或王不留行散。有些病程长、反复多次手术的病人,瘘孔排脓量大而稀,伤口久不愈合,并伴有气血两虚症状,此时以大补气血为主,用人参养荣汤或八珍汤加减。术后1~3个月,此时病人一般病情相对稳定,但常出现肾阳衰微表现,治宜温补肾阳、健筋壮骨。我们自拟处方仲景大造丸及骨炎康Ⅱ号主要用于这一期。对于创面较大无法植皮或植皮后不愈合者,给予人参养荣汤内服,外敷生肌膏。
我们多年的临床观察证实,中药不仅可以促进骨愈合、改善慢性贫血、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以控制感染,特别是在治疗对西药耐药的菌群引起的感染方面,效果十分突出。我们曾接诊过一个感染性骨不愈合病人,由于长期应用抗生素无效而失去信心,来诊时坚决不让用抗生素。我们即完全采用中药治疗,加上手术清创植骨,治好了他的病。
当然,周到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创面冲洗,一定要坚持,冲洗方法大家都差不多,但我们作得更细致。
结束语:以上介绍的就是骨髓炎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及时的了解,对于疾病一定要正确认识,及早治疗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
更多专家视角:
【文章转自:寻医问药网】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