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具体什么手段,是吃药,还是针灸等等?
杨国华:一般来说中药。而且现在中药还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根据您的身体情况进行量身订做,所以这个要求非常高。这个“量身订做”要求非常准确,非常精准,当中含有一些经验的成份,因为中医也确实和西药一样,它有一些特定的有效药物,然后合并在一起使用。
我不知道去年主持人是否还有印象,去年年末的时候国内有一批病人发烧,当中实际上会有一些共性的特征。在具有这种共性特征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个现成的通用方子,像北京市一些优秀的医院,都出现了一些特定的处方,但是中医界现在我觉得比较好的方面是什么呢?之前像这些方子可能就成为秘方,我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去年多家中医医院公布了处方,这说明中医在发展,秘方的概念在打破。
主持人:公布了之后秘方就不秘了。
杨国华:我很多的外国学生,不理解,总问,科学是无国界的,为什么中医有秘方?中医也一样的科学,应该是无国界的。
主持人:更需要打破医院之间的,或者师承门派之间的概念?
杨国华:是,我觉得这种现象出现特别欣喜,中医药变成造福于全人类的学科,北京市,面对国内发烧的大流行,中药处方公开,所有百姓都受惠,因为不可能大家都能见到专家。包括报纸上我很高兴的看到,包括北京东直门医院在内的优秀专家的方子全部公开,这很漂亮。
主持人:我刚才听您讲的,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中医中药的治疗体现个体化的治疗,比如十个人都发烧,他们的病因,还有用的药可能不完全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原因也不一样。这就跟我们西药产生了一个不同,比如可能你到一家三甲医院你十个人发烧可能用的比如都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都是这种退烧药。
杨国华:主持人恰巧把中医的特征给说出来了。西医可能就您说的,凡是发烧,我全部都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解热镇痛药,对于中医来说,这个量身订做重要极了,也许同样的人,您和另外一个人得感冒,是在同一个环境中感冒,但是用的处方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用的是热性的,一个人用的凉性的药,所以在这个量身定做体现了中医的独到性,但是正因为这种独到性更显示出它的有效性,疗效相当可观,就是相当的出色。
主持人:这种治疗方法,对我们大夫的个人经验可能有更高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医生开出来的方子和诊断是不一样的。
杨国华:我觉得是这样,所有的大夫必须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用心去治疗,包括所有的四诊把脉,如果把中医知识完全全面地掌握,完全全面地应用,而不是抱着一个挣钱卖药的思想,我觉得这个处方应该说会是非常准确的。
主持人:感冒了,不去医院,一周之后也会好的。
杨国华:对,我自己长期这么长时间看病的过程来看,我所接触的各个系统的疾病,难症太多了,重症也太多了。您必须通过中药,一旦像我们医院,如果寻求中医看病,恐怕已经经过很多西医的诊断,各种治疗手段,当他们不能解决的时候,你得想办法替他们解决。这时候中医的效果会突然显现的非常出色。
主持人:给我们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杨国华:我觉得现在举得这个例子有不可重复性,这是一个真实的病案,是我们医院治疗的病案,我们叫MODS“多脏衰合并重症肺炎”,起因是这个人有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当时已经昏迷了,另外合并症是复杂性的肺炎:即克雷白菌和霉菌的混合感染,而且病原体药敏实验对所有的抗生素都不敏感。同时合并心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还带了呼吸机(肺功能衰竭)辅助呼吸,后来给他“判了死刑”,住在ICO病房,在北京市的一个三级甲等的医院,医生和家属说这个人可能几天就不行了,结果完全用中药,从鼻饲管给药,结果是第二天完全退烧,醒了,第三天摘除呼吸机,一个月以后痊愈出院。结果就是这样完全是靠中药治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这当中还有一个老百姓对中药的一定信任。因为大家对中药太多的误区。
另外,再举一个稍微难一些的病例。这个病人是一个右心室的心肌病合并阵发短阵室速,这是一个什么病?首先心肌病肯定是不可逆的,就是越来越重,第二意味着这个人随时随地的死亡,这个人长期在我那里喝中药,结果好极了,状态好到什么地步?该病人后来几乎像一个运动员,每次来真像运动员打扮,显得非常健康,生存质量非常好。这是两个相对重的病例,像这样的病例,太多了。但是所有的病例都有这种共同的特征:我们现在所治的难的病例,都有西医诊断根据的,都是经过国内的很多优秀的医院诊断。然后通过中医医疗,而结果比预想的,可能比所有人想象的效果得好——出乎意料之外。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