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种树树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时县医院外科要派人去贵阳医学院学习病理学,日后成为外科兼病理医生,即使病理学当时在医科大学里被看作优势学科,但很多老医生都不愿离开一线临床,我说我愿意去,我当时认为在医科大学里,病理学可以破解很多疾病产生的机制。”经过内科、外科、病理的辗转,更加坚定了夏廷毅对医学之路的探索决心,也造就日后集多学科于一身的综合能力。而此时,两年的工作经验已经不再是门槛,夏廷毅报考研究生,顺利被国内医科大学录取。
夏廷毅从3000公里外的贵阳来到沈阳的国内医科大学面试,成功通过面试的他没有高兴多久,就被一盆凉水浇个透心凉。研究生处的老师找到夏廷毅,告诉他说:“虽然你非常优秀,想学习肿瘤病理学,我们放疗专业的教授特别赏识你,希望你能转到放疗专业去建议你能服从安排。”
“当时整个人就傻了。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放疗’,对它单独的印象就是医院里面有一栋小楼,所有人经过那边都会绕着走,怕靠近了生不了孩子。我说能不能让我回家和家人商量一下再做决定?老师讲,时间来不及了,今天必须答复,否则只好把我调剂到第二**去。后来我就同意改专业。现在想来,对放疗的认识蛮可笑的”。其实同意修改**的夏廷毅有自己的苦衷,当时年轻气盛的他也在想:“你们让我从西南来东北面试,通过了还不要,好歹我也要拿个通知书回家给家人交代,我考上了即使不去念,那也是相当有面子的事情!”
在那个时代,读大学不容易,读研究生更是难上加难。再次颠簸了3000公里的夏廷毅把不读放疗研究生的想法告诉家人后,遭到了一致反对。“他们说,能考上就不错了,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去念。几方的压力下,夏廷毅又踏上了北去的火车。”
上天在一锤一锤的锻造着这把利剑,这是夏廷毅走上“放疗”之路的里程碑,但他当时却不这么想。以后的故事会提到,他并未屈服于这种安排,三番五次想打道回府,重新选择。
“等我进了学校才知道,学校放疗专业从1982年招研究生,直到1984年才迎来我第一个研究生。原因有二,一是大学里面没有放疗这个专业课程,很多学生不知道放疗也不会报考放疗;第二是因为这个专业不被重视,在学校的排位靠后,这一点从我们上课点名就可以看出来。当时全校上基础课,近一百名学生在一起,点名的最后一个就是我。这是倒数第一的学科啊!那时候我就想这有什么前途啊!有好朋友劝我说,你的导师这么大年纪了,好不容易招到你这学生,你要赌气不念了,这对老教授来讲是一个多大的打击啊!回家后和家人再商量,家里人依旧反对,又一次被赶回去了。”对于国内放疗的发展,就是在这样尴尬的环境下开始的,何曾想当年老教授的苦心与牺牲,又何曾想30年后的现代放疗拯救了多少患者的生命。
等到了第二年上临床,跟着导师去阶梯教室上课,结果这一次夏廷毅又深受打击。“当时放疗是选修课,不是专业课程。下午两点钟,兴致勃勃跟着导师去上课,结果空荡荡的大教室中只有四五个人,心里就凉了一大截。想想自己的前途,去大学当教授,人家桃李满天下,你找不到几个学生,怎么往下读啊。”这次下定决心的夏廷毅被妻子赶了回去,“她说不在乎我学习什么专业,重要的是要坚持下来。”
回到学校,夏廷毅决定坚持下去,但对未来的工作单位做出明确的规划:毕业后不去教学单位,不在大学教书;尽量去临床一线,去肿瘤医院或综合医院工作,这样才能告慰他内心的矛盾。这似乎是冥冥中的安排,用凉水与纠结一步一步造就着日后的医学大家。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