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中医科 > 针灸推拿 >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时间: 2013-07-31 11:39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 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 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 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 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1次。

  主持人:好的,今天节目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一声再见了,感谢专家的到来和精彩讲述,感谢您的收看。

相关标签
刘美玲
主任
做客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