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肿瘤 > 纵隔肿瘤 > 专家访谈:纵隔肿瘤的病因与症状

专家访谈:纵隔肿瘤的病因与症状

时间: 2013-07-26 13:38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很多人患了纵隔肿瘤,错过较好的治疗时间,实在是让人感慨,今天我们请到了肿瘤专家魏黎明主任作客直播间,谈谈纵隔肿瘤的病因与症状。魏主任晚上好!先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魏主任:大家好晚上好。

  主持人:很多观众还不清楚纵隔肿瘤是一种什么病,您能大家解释一下吗?

  魏主任:好的,纵隔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纵隔的肿瘤,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恶性淋巴瘤、心包囊肿、脂肪瘤、神经原性肿瘤、食管囊肿等,以良性者居多。畸胎瘤多见于30岁以下,其余均多发生在40岁以上。起病缓慢,气促、乾咳、胸痛,偶有咯血,伴有声嘶、膈肌麻痹、上肢麻木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主持人:纵隔肿瘤病因有哪些表现?

  魏主任: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肿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为良性,文献报道以神经鞘瘤多见[3,6,8,9]。本组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分别为48.8%和 27.2%。神经鞘瘤好发于肋间神经和脊神经后根,神经纤维瘤好发于肋间神经和交感神经干。在硬膜内神经根上生长的肿瘤可穿过椎间孔向外扩展,使椎间孔扩大,肋间神经的肿瘤有时伸入椎管,这两种情况使肿瘤呈哑铃型。本组哑铃型神经鞘瘤9例。局灶性恶变的神经鞘瘤、原发恶性神经鞘瘤(恶性许旺氏瘤)和神经纤维肉瘤少见,常侵犯邻近组织,可发生远处转移。

  神经节细胞的肿瘤:节细胞神经瘤为良性肿瘤,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良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1,3,7],多发生于交感神经链,在椎旁沟中向外突出,生长缓慢,直径常在5 cm以上。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少见,其恶性度介于节细胞神经瘤和神经母细胞瘤之间。神经母细胞瘤为高度恶性肿瘤,很少见,好发于婴幼儿,易侵犯邻近的胸椎及肋骨,血行转移以肝和骨多见。

  含有嗜铬细胞的副神经节瘤称为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又称嗜铬细胞瘤),无嗜铬细胞的副神经节瘤常含有化学感受器细胞称为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分良性和恶性,较罕见。嗜铬细胞瘤可分泌加压素等。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