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对于炎症性肠病,目前有些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没有癌变的危险性?
陆敬华:由于炎症性肠病是一个反复发作性的慢性疾病,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免疫、遗传、环境等三大因素构成的病因学说逐渐得到公认,但具体病因至今仍不明确。也正是因为病因不明,所以预防和治疗起来比较棘手,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可以说至今为止很难治愈,只能说控制一个阶段的症状,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使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激素、抗生素、免疫遏制剂和手术。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尤其是克罗恩病最终需要手术,疾病致残率高,生活质量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应引起医患双方的足够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该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据统计,炎症性肠病患者30年后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到18%。平均35年后,患有全结肠发炎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30%将发展为结肠直肠癌,其发病年龄要比常人早很多。再有,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者发展为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比常人高6-10倍。因此,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一经诊断都要定期随访。
主持人: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可用来预防炎症性肠病?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哪些细节?
陆敬华:很多患者得了炎症性肠病后担心,尤其在病变活动期,因为肠道症状明显,除了吃药就什么都不敢吃。其实,不管是在疾病活动期还是在缓解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
1、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应有规律,不应长期熬夜或者过度劳累,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宜剧烈运动。
2、注意保持规律的一般饮食习惯,比如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戒除烟酒,避免滥用抗生素,保持肠内菌群平衡。
3、选择高营养低残渣饮食,避免摄入全麦食品、壳果类食品、生冷水果和蔬菜、油炸**和油炸土豆片等,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在疾病急性发作期间,应低脂少渣饮食、流质饮食甚或暂时禁食,以免增加肠胃负担;贫血患者宜补充维生素B12、叶酸、输血,血清白蛋白过低者还可输血白蛋白或血浆。
4、炎症性肠病患者要减轻思想压力,保持情绪稳定,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治疗,勿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