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人”日樊东升教授谈硬化症
时间: 2013-03-28 19:09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邀请嘉宾:北医三院樊东升院长、神经
内科张俊主任和
神经内科沈扬主任

樊东升教授
“渐冻人”是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俗称,因为表现为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人”,依病变位置、罹病机转与症状而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也是占较大多数(8O%)的即是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1997年,“渐冻人”协会国际联盟把每年6月21日定为全球“渐冻人”日。
在2008年“渐冻人”日来临之际,主持人特邀北医三院的樊东升院长、张俊主任和沈扬主任做客专家访谈间,来跟网友们谈谈“渐冻人”的相关话题!
以下是访谈实录:
渐冻人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主持人:首先请张俊教授简单介绍一下“渐冻人”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的发病情况和趋势怎么样,很多网友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疾病。
张俊:这个病被认识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神经科的疾病里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目前原因不是很清楚,累及关于运动的神经细胞,包括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都发生损害。通俗来讲,所有关于运动的,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运动,我们的活动,所有跟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都会受到影响。
总体来说这个病是非常凶险的疾病,主要对运动系统造成快速的恶性的进程,相对来说在神经科是比较少见的疾病,患者起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开锁的时候或者从地上捡东西时发现肌肉萎缩,随着病情的进展,发现腿走路困难了,吃东西也困难了,最后逐渐出现呼吸的困难。这个病是渐渐发展的过程,大概存活期只有三到五年,就是起病三年后50%患者会死亡,五年后90%的患者会死亡,是非常恶性的疾病。
主持人:我们国家得这种病的患者,有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
张俊: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很详细的国内的流行病学的资料,推测我国每年的新发患者在五万到七万之间。
渐冻人的早期症状
主持人:现在的病都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请张主任介绍一下这种疾病早期会有哪些症状,这种疾病早期发现是不是非常困难?
张俊:确实是这样,这个病起病早期是患者一个部位小肌肉的萎缩,很多疾病起病的早期都是相同的临床表现,这种病的起病年龄是40到6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也是颈椎病高发的阶段。很多颈椎病的患者早期也可以出现单侧的肢体肌肉萎缩和无力,所以很多患者误认为是颈椎病,进行错误的治疗,第一影响患者的诊断,很重要一点直接耽误了患者的病情跟他相关的治疗。
主持人:这种病有没有易感人群?
张俊:现在来说还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的资料,从国际上流行病学的资料来看,有些人群发病率相对普通人群来说是稍微高一点,比如说炼钢厂的工人,有一些马拉松运动员,还有某些国家的足球运动员发病率高一些,并不是说这些人群跟普通人群有显著性的增高,可能推测跟环境,运动的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
主持人:这种病只是侵犯人体的运动系统,最终跟运动相关的功能都丧失了?
张俊:跟运动相关的所有功能都丧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