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为什么青光眼要尽早发现、合理治疗,发现晚了危害大吗?
王宁利:虽然青光眼的视神经损伤是不可逆的,但可以预防、控制和减缓,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早期发现。
青光眼可通过采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大多可得到有效地控制。早期初次发作的闭角型青光眼可以采用简单、并发症很少的激光治疗(激光虹膜切开术)。多次发作、房角有粘连、视神经有损害的闭角型青光眼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对于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如果眼压不太高、视神经损害不严重可先药物治疗。如果眼压较高、药物不能控制,或者视神经损伤严重、青年性青光眼等应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
主持人:为什么35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青光眼筛查
王宁利:广义地说,所有成年人每隔几年都应做青光眼的筛查。一般说来,在35岁到40岁应进行一次青光眼排除检查,40岁以后每2~3年检查一次,60岁以后每1~2年检查一次。
同时,对于50岁以上的人、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者、高度近视者(度数大于600度),夜间低血压,硬化性及缺血性血管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等青光眼高危人群,要进行重点检查。此外,对于有类似青光眼症状者,包括眼胀、眼痛、虹视(视物有彩晕);在暗环境中容易发生眼胀痛;自觉视物范围变小,不明原因的视疲劳等也要进行筛查。
通常,检测眼压是发现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指标。但目前认为,仅测量眼压有其局限性,因为50%的青光眼偶尔查眼压是正常的。只有把它同眼底视神经检查等多种眼科检查综合起来,才会更有意义。现在比较好的监测方法是进行眼底照相,观察有无青光眼性视神经改变,这对发现早期青光眼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