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专家日前指出,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而高度近视极易引发青光眼而致盲,青光眼在目前的医学水平上尚无彻底治愈的良方。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王宁利近日介绍,由于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据推测,国内现有青光眼患者650万至900万人,而且患者数目仍在增加。
主持人:为什么“青光眼患者中多数是高度近视者,而近视的人也更容易患青光眼病。”
王宁利:虽然大多数青光眼患者是不能被彻底治愈的,但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大多数青光眼患者的病情是可以控制的。青光眼患病初期因为没有症状而常常被患者忽视,当病情进展到晚期,出现可察觉的症状时,视觉非常重要的部分已丧失,无可挽回。因此,青光眼通常被称作“盗取视力的小偷”。
据了解,由于青光眼防治知识的普及程度低、青光眼的发病无症状等因素,目前发达国家50%的患者、发展国内家90%的患者在早期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5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家中有青光眼患者)、度数大于600度的高度近视者、夜间低血压、硬化性缺血性血管病变等高危人群更容易患青光眼病。因此,专家建议大家将青光眼检查作为常规的眼科检查项目。对有类似眼胀、眼痛、虹视(视物有彩晕)、自觉视物范围变小、不明原因的视疲劳等情况,要及时进行青光眼筛查。
主持人:眼科检查有哪些?
王宁利:每年做常规的眼科检查,早发现、早诊断可以控制病情。最为基本的检查项目包括:眼压检查、眼底检查、前房角检查、视野检查等。
主持人:青光眼的病因有哪些
王宁利:青光眼是一类较为复杂的眼病,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发病情况也不同。通常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通常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同时根据发病时前房角的状态又可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两类。
一般对于急性青光眼患者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可分为小发作与大发作。小发作通常是见于在暗处停留过久或夜间出现眼胀、鼻根部发酸、视物模糊,虹视等,这是由于在暗处瞳孔扩大、前房角关闭、眼压升高所致,这类患者经过休息或到强光下后多可缓解,并到医院就诊后给以所缩瞳剂也较易于缓解。大发作患者会出现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患者角膜水肿、前房变浅、瞳孔散大、眼压升高。此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若不及时降低眼压,很易于造成失明。
慢性青光眼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往往不能察觉。一般到中晚期才发现,或患者偶然用手挡住一只眼,发现另一只眼几乎失明才来就诊,此时已到晚期。这种类型的青光眼由于早期难于发现,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同时,如果患眼看见彩圈,同时还出现视物模糊、眼胀、鼻根部酸痛、头痛等症状,尤其对某些老年人,夜晚出现的虹视现象千万不可轻视,很有可能是闭角型青光眼小发作时的症状之一。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