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儿科 > 先天性耳前瘘管 > 耳前瘘管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耳前瘘管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时间: 2013-03-13 11:2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张亚梅: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为第1、2鳃弓的耳廓原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先天性耳前瘘管在东方人中的发病率较高,约为10~14%,单侧多见,右侧较左侧多见,女性较男性多见。因瘘管平时不引起不适,患者多不就诊。手术切除为单独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适应症为发生感染或瘘管有分泌物溢出者。瘘管一旦感染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局部可形成脓肿及瘢痕,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据报道复发率在19%~40%。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的关键。

  张亚梅:先天性耳前瘘管常为盲管,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组织,管腔为复层鳞状上皮,因管内分泌物引流不畅而引起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长期反复感染者,瘘管附近皮肤可发生溃烂、瘢痕增生、创面长期不愈或形成数个溢脓小孔。只有切除彻底瘘管,清除病变,才能控制感染,防止复发。对于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患者,过去多主张在炎症彻底控制后手术,近年来则倾向于感染期手术。部分学者认为感染期瘘管破溃,刺激生成新鲜肉芽组织,与周围组织区别明显,容易彻底切除,包裹在肉芽中的瘘管残端及小分支也容易一并切除避免复发。为彻底切除耳前瘘管,除了将皮下瘘管组织切净,还将耳轮脚软骨膜一并游离切除可确保瘘管完整。

  张亚梅:我本人在大连医大附一院担任耳鼻喉科副主任期间对有过感染史或正处于感染期的耳前瘘管手术技术进行了探索,并指导年轻医生撰写了相关文章,刊登在北大医院主办的2012年第一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上。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此类手术中连同耳轮脚软骨膜一起切除瘘管并同时整块切除瘢痕组织是防止瘘管上皮残留的有效步骤。另外,耳前瘘管由于在皮下组织间走行,颞肌筋膜和腮腺包膜构成了组织间明确的界限,便于分辨,沿其表面分离则可有效防止上皮残留,防止复发。
(本文转载来源搜狐健康)

相关标签
张亚梅
教授
讲述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