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现在的都市人生活压力加大,无论是正在求学的学生、正在拼搏的中青年人,还是退休人士,或为升学、 或为升职,或因感情问题,又或因为生活成本问题等,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压力。因此,许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虑,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在 少见阳光多见阴霾的春季,因太阳黑子的干扰,加重了好些人的抑郁症状和焦虑情绪。怎样帮助他们摆脱抑郁情绪的困扰呢?今天我们请来了北医三院心理咨询科专 家胡佩诚,请他们给我们讲讲如何预防抑郁症和焦虑症。
专家胡佩诚访谈:心理咨询之焦虑症
主持人:胡佩医生您好!欢迎来到求医网健康访谈栏目。请您给广大网友讲讲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问题。
胡佩诚: 在临床上,抑郁症和焦虑症是很难相完全互区分的,刚开始可以把他们比喻成“孪生兄弟”。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专家学者认为把抑郁症和焦虑症比喻成 “连体婴”更为贴切,因为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般的民众如何简单区分抑郁症和焦虑症呢?焦虑症的特征是:紧张、担心、忧虑过多等。而抑郁症的特征 是:情绪低落、没有兴致、消极被动等。但临床上有很多抑郁症的患者有很多焦虑症的表现,而焦虑症的患者也有许多焦虑症的表现,因此很难区分,最重要的是要 看哪一方面表现为核心。
主持人:最近有许多关于自杀的新闻,其中有中大北校区的女医学博士清明节跳楼自杀,还有成都一24岁女医生自杀……自杀是属于哪种精神疾病?
胡佩诚:自杀倾向是抑郁症中一个比较典型和严重的病征,这是抑郁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患者最大的伤害。如果人们有自杀的念头,我们一定要高度怀疑他是否患了抑郁症。
主持人:刚刚所说的事例都是发生在春季,为何春季精神病多发?
胡佩诚: 在 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为春季多发。其原因与天气有关,春季雨水较多、天气变化较快、阳光比较少,这样的天气会使人体大脑内松果体 分泌的一种激素增加,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失调,从而令人的精神行为中的认知、思维、行为能力出现波动。在此基础上再遇到工作、学习上或情感上的挫折和压力, 就会较容易出现抑郁症。如法国巴黎在春季阳光特别少,抑郁情绪常困扰人群,有一种治疗的方法非常流行——阳光治疗或灯照治疗,就是让患者在阳光或灯照下, 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因此,春季的天气对人的情绪有许多不良的影响。
主持人:能否从不同方面介绍一下现在都市人为何有如此多精神异常?
胡佩诚: 确 实现在的都市人患精神疾病的越来越多,我们以心境障碍作为例子。国内在精神疾病的流调比较少,国内最早的国内性正式流调在82年,当时调查国内心境障碍的 终身发病率是0.76‰,最近有些局部的流调数据,心境障碍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2%-7%,相对 82年的数据有一个很大的增幅。国外的数据更惊人,心境障碍的发病率高达2%-25%,为什么差距如此大呢?这可能因为检查的工具和标准不同。
其病因可以从3个方面分析:社会因素,现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加上环境污染,导致我们生活成本增加,经济压力增 大,如人口密集导致房价升高。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造成的竞争日渐剧烈,竞争对人的直接影响就是造成了不安全感。人面对许多直接间接的压力会导致心理失调或精 神紊乱的情况。
身体因素:以前的人认为精神疾病都是单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但在大量的研究证明精神疾病的发生和人大脑分泌的激素失 调 有关,特别是抑郁症,虽然病因还不是很明确,但现在公认它是一种神经生化的失调,最主要的就是大脑里面的五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失调,造成人行为、情 绪、意志方面出现问题。
心理因素:同样有压力,同样激烈的竞争,为何有些人没有精神心理的异常,而有些人就有精神疾病呢?这和个性有很大关系。人是没有完好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期,和父母、师长、朋友的互动会影响其个性的形成,如果个性成长不足,就有可能出现病理或病态的人格。
在以上社会因素、身体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所以现在精神疾病的患病度越来越高。
主持人:现在流传这样一个说法:“现在的都市人每个人都有问题。”其中精神问题占大部分,请问回事焦虑症吗?
胡佩诚: 确 实现在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医务人员当中也有这一类人,现在有这个病也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发生精神疾病前,会有一些表现,如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情 绪障碍表现在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比较容易哭(尤其是女孩子)、易怒,对批评、指责、命令都很难接受。由于情绪障碍,导致患者无诱因地容易疲劳,就算想 休息也会因为失眠或早醒而令疲劳难以消除。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比较久,精神疾病就会逐步加重。女孩子经期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精神异常。出现以上情况后,家 人就需要细心地观察,包括亲人、同事、朋友等都要一起关心他(她)、理解他(她)甚至要呵护他(她)。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