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 | 医生 | 疾病 | 问答 | 症状 | 科普 | 资讯 | 百科 | 分享 | 专访 | 图库 | 微信 | 求医通

专家访谈 > 肿瘤 > 小儿骨肿瘤 > 南方医院陈国奋谈:治疗骨肿瘤 截肢并不能一劳永逸

南方医院陈国奋谈:治疗骨肿瘤 截肢并不能一劳永逸

时间: 2013-05-06 15:2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骨肿瘤总体发病率虽不高,但常造成病人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孩子而言,骨肉瘤正处为一个潜在的隐患。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骨肿瘤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这已经不再是一位应该让成年人胆寒的杀手,它将目光已经转向了儿童。如何确诊及治疗骨肿瘤,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还只能依靠道听途说的业余只是来理解。对付骨肿瘤究竟该怎么做,求医网特邀南方医院骨科陈国奋副主任医师做客健康访谈间,从防到治,让家长们在为孩子的健康担忧时不再盲目到不知所措。

\
陈国奋谈骨肿瘤

  主持人:据调查显示:骨肿瘤成父母梦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解决呢?

  陈国奋:骨肿瘤成父母梦靥,过度重视并不为过

  骨肿瘤在10-20岁青少年当中发病率较高,肿瘤的发生有组织学特点,因为这个阶段正是骨头生长的阶段,到20岁以后,骨头基本不发育了,因此以后就不存在更替。在更替的过程中,伴随着新细胞的分裂分化,因为更新的量大,更多的细胞参与其中,就容易发生变异。如果一旦出现异常,就有可能导致癌变。

  像骨肉瘤这样的发生在儿童的肿瘤恶性程度都比较高,由于在身体发育时期细胞生命力强,因此肿瘤细胞的生命力也是一样强的。

  不同肿瘤高发年龄不同,骨肉瘤的高发期是10-20岁,25以上就比较少,但10岁以下也有,最小的病例甚至是6岁的孩子,但这种情况并不一定。一般来说,以10到20岁作为一个阶段。在性别发病区别上,男孩子的发病远远高于女性,比例大致是5:1。

  环境因素不可预测,骨肉瘤病因目前没法准确的分析,从本身基因上,也难以做到提前预防。只能通过后天出现的异常症状及早就医。如发现孩子异常的疼痛和骨间肿块,这些都有可能是骨肿瘤的发病预兆。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夜间疼痛,不走路,休息的时候疼痛。这是很特殊的信号。如果是关节痛,损伤,休息的时候是缓解的,只有内因性的疼痛是在休息的时候出现的。

  “这是最应该重视的问题。如果出现这个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儿童骨头的疼痛应该引起重视,宁可过度重视也不要忽略它。”

  主持人:对于骨肿瘤,如何正确检查治疗?

  陈国奋:检查:X光加核磁共振,双重保险力争早治疗

  多数骨肿瘤的诊断较为复杂,有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不同骨肿瘤可有相近似的表现,良性骨肿瘤也有可能发生恶变;有些骨肿瘤组织学检查显示分化良性,但临床上表现为高度恶性,常常早期出现肺转移。还有一些病变的临床,X线或病理表现与骨肿瘤相似。

  主持人:过程如此复杂,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到正确确诊,以求得到最快治疗呢?

  陈国奋:拍X光片是首先必须做的。在他看来,任何一个骨科医生,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确诊,有非损伤性的疼痛出现,都一定要拍个片确定是否是肿瘤。因为通过X光片可以排除绝大多数类型的骨肿瘤。如果X光片没有发现异常,那么90%的骨肿瘤可能性就能够被排除。要是拍X光片的结果为阴性,并且症状又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再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以100%的确定是否是骨肿瘤。

  众所周知,任何肿瘤类疾病,早期治疗的生存率高和结果都相对比较乐观,如果诊治错过了较好时期,很可能已经肺转移了,这样的话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在陈国奋的印象里,因为个人原因错过较好治疗时间的病人不在少数,多数病人出现疼痛和肿胀的时候,因为家庭中成员对医疗知识缺乏或者本身经济能力有限等原因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见到医生的时候为时已晚;又或者因为医疗水平的问题,很多非专科医生从检查、治疗和诊断上无法做到“快、准、狠”,客观上贻误了病人的及时医治。

  “治疗上,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并且庞大的工程,一旦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不够专业和系统,一定会导致错过合理的治疗时间。”

  另外,只有一旦X光片确诊就治疗,才叫做早期治疗。从专业角度描述,所谓早期治疗,一是还有手术指征,第二没有远处转移--比如最常出现的肺转移。局部手术之后,只要是出现了远处的转移还是很难控制的。但是在早期治疗的病人中的没有远处转移的占80%,只有20%出现远处转移。

相关标签
小儿骨肿瘤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