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我们就小儿骨折方面的问题专门采访了上海新华医院 小儿骨科陈秋教授。陈教授,您好。首先我就想问你 的是小儿骨折在我国发生率高吗?
陈秋教授
陈秋教授:国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死亡原因,每年有超过20万的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即每三位死亡的儿童中就有一位是意外伤害所致,每六名儿童中就有一人发生过意外伤害,总发生率为16.5%。1~4岁是发生意外伤害最多的年龄组;跌落是发生率最高的儿童意外伤害,每3名儿童中就有一名曾发生跌落,发生率为34.6%,其次是碰伤/挤压伤、扭伤、刺伤、交通事故和烧(烫)伤。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的地点是家中,所占比例为43.2%,其次是学校、幼儿园、街道和公路。儿童意外伤害有近一半发生在娱乐活动中,其次是在体育活动中。只有16%的家长参加过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培训,家长们对如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知识了解得非常少,认知度也较低,在电话调查中,认为孩子在家里会发生意外的家长只有1/3。每位意外受伤的儿童一年平均最低的治疗费用为250元人民币。以三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基础计算,一年中各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的总治疗费用为:北京6750万元,上海6250万元,广州8250万元。
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常碰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事故。小儿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因为一方面小儿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另一方面小儿的动作发育不够完善,又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家长稍一疏忽,意外伤害就很容易发生,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有些可迅速危及生命,有些虽然不至于立刻危及生命,但如果处理不当可留下终身残疾。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0至14岁儿童的**死亡原因,而且52%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在所有的意外伤害中,骨折占了绝大多数,因为小儿的活动能力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加强,受伤骨折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加。
骨折的特点
国外有统计,在各种骨折中约15%的骨折、创伤、脱位是儿童,儿童骨折发生年龄中有一个低潮期(<1岁),两个高峰期(即1-2岁以及13-18岁)。总的来讲,骨折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左侧比右侧高一些1.3-2.3/1,夏天比冬天高一些2.5:1,各种骨折中男性总比女性高,约为2.7:1,男性上升趋势明显,12-16岁达高峰。而女性上升至12岁时就逐渐下降。各种统计说明上肢骨折超过下肢骨折,损伤的原因一般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家中活动损伤—最高,占39%;学校各种活动损伤—20%;运动损伤—20%;车辆损伤—22%。当然家庭损伤多在2~4岁之间,学校损伤约在7-12岁,运动损伤多在12-18岁之间。儿童损伤与成人不同,车祸中儿童以股骨,胸部,头颅。
二、对损伤的反应
儿童的损伤往往不明显,病史无明显外伤史,检查时儿童往往不能配合,除明显可见畸形外,关节活动,手指活动都无法明确。儿童骨质有弹性,皮质致密性少,可以弯曲而韧带却很坚强,富有弹性,关节囊亦如此,因此骨折多见而关节,韧带损伤少见。
记者:您能和我们说说儿童骨特点吗?
陈秋教授:儿童骨松质多孔结构,强度低,任何撞击可以引起凹陷骨裂,在长骨两端的骨骺端很多见,骨松质虽然抗应力强度差但局部血循环往往很丰满,因此愈合亦很快速,儿童骨膜较厚,富有弹性,血供丰富,即以剥离却不易断裂,骨膜外肌肉止点丰富,这些使骨膜往往是一侧断裂另一侧剥离,使骨片移位受到遏制,有利于骨折复位后的固定,减少继发性移位的发生率。
儿童骨折后,遗留的畸形有强大的纠正能力,称作塑型。纠正畸形与骨折的许多因素有关,但并不能说儿童骨折不需要复位或复位要求可以降低。复位仍必须争取,但在失败之下多次反复手法复位是不可取的。塑型的最重要因素是年龄,即骨本身生长的时间,倘若在2-3岁的弯曲,成角畸形,多数可以完全纠正。相反10-12岁的同样错位畸形或成角畸形,往往不能纠正。其他影响塑形的有关因素包括正常应力的方向,肌肉的收缩,关节的活动方向,骨膜的破裂,生长能力等等。凡是骨折在关节附近,畸形成重叠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年龄小,成角较少日后纠正是必然的,畸形、缩短、成角、重叠都渐渐消失。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旋转"畸形不能自行纠正,关节活动与成角方向不同亦无法消失,骨折后血循环的增加是畸形的另一个原因。同样血供减低或消失引起的短缩亦不会自行纠正。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