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近年来,随着小儿肠镜检查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对存在有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谢丹宇:通过肠镜检查来进一步了解下消化道的疾病情况,是目前发现小儿肠息肉的较好办法,也是治疗息肉的有效手段。
临床上凡是出现以下情况,都可以考虑使用小儿肠镜:
1.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
2.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或便秘。
3.疑大肠或回肠末端肿瘤。
4.结肠息肉、肿瘤、出血等病变需做内镜治疗或手术定位。
5.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复查及随访。
主持人:儿童型肠息肉如何诊治?
谢丹宇:目前,经肠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已经相当普及了,它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有效。在肠镜检查前,待完善了相关术前检查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依从性来选择肠道的准备方法,对于不能很好配合的幼儿,会给予全麻肠镜,若大一点的患儿,或者是能够很好地配合检查的患儿,为了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则一般会尽量避免麻醉。如果术中发现息肉即于镜下行电凝电切术切除或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通过结肠镜的诊治,不仅可以达到诊治的目的,而且又可避免开腹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虽然结肠镜是诊断结肠息肉的金标准,但因它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和创伤性,所以术前患儿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患儿的安抚,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紧张的心理,使之能更好地配合检查,以增加检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避免出现肠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同时在术后也要叮嘱患儿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再出现腹痛及便血。
腹痛、腹泻是儿童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为感染性肠炎或过敏性疾病引起,临床上往往予以完善大便常规、腹片、腹部B超、过敏原等检查后可以明确诊断,予以饮食调理、抗感染、调节肠道等对症治疗后一般可完全治愈。但如果您的孩子反复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经过多次抗炎等治疗后都没有好转,或者好转后又容易复发的话,那么,则应该要警惕儿童型肠息肉的发生,这个时候,建议较好让您的孩子去做个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诊断,一旦确诊,则应尽快治疗,以免错过了治疗的较好时机而损害了孩子的健康。
主持人:感谢专家的精彩介绍,小儿腹泻预防很重要,另外,要多带小儿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抵抗力。最后祝宝宝身体健康,茁壮成长!
更多专家视角:
【文章转自:39健康】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