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病是否与未来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相关
时间: 2013-03-11 19:0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下肢血管病变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请问糖尿病足病是否与未来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相关?
许樟荣教授:可以肯定的是,糖尿病足与心血管病变相关。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有70%~80%以上死于心血管病变,尤其是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足部畸形(神经病变所致)和足部的损伤感染。
对于糖尿病足病而言,足部问题只是全身问题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治疗糖尿病足病必须从全身入手。首先要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同时也要戒烟、控制体重。其次是重视足部的问题,如清创、抗感染、改善足部供血、减轻压力、选择合适的敷料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都容易闭塞,下肢血管和心血管都是如此,关注糖尿病足病不仅仅是
内分泌科医生的责任,还应该是骨科医生、心血管科医生、皮肤科、感染科、创伤外科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推动糖尿病足防治事业不断发展,以上科室应该共同高度关注糖尿病足疾病。
主持人:最近几项大型临床试验提示强化血糖控制对于预期寿命不长、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不利,很多糖尿病足患者为老年患者,亦合并心血管疾病,对于他们是否应该强化血糖控制?其机制是什么?
许樟荣教授: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应该稳妥地降低血糖。因为糖尿病足患者有如下特点:常见于老年人,老年人经济水平差,文化水平低,自我管理也较差;此外,糖尿病足患者往往有多种并发症,如
肾病、眼底病变、
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所以,对这类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能过于严格,这是出于低血糖风险的考虑。正常人发生低血糖危险不大,而
糖尿病足患者如发生低血糖则容易导致心肌梗死甚至死亡,这是因为
糖尿病足病患者一般营养条件很差,伴有低蛋白血症、
贫血、肾功能不全以及应激激素分泌功能减退等,一旦发生低血糖则很难纠正。
总之,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应该稳长期地、稳妥地、尽早地、全面地控制血糖,而不是过快地控制血糖。最近几项临床试验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考虑患者的个体化,而过分地强调强化控制血糖,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事实上,有些人并不适合强化血糖控制,如年龄较大、并发症多、文化水平较低、自控水平较差的人,而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就是这样的患者。
主持人:您认为,在糖尿病足防治方面,有那些是特别需要强调的。
许樟荣教授:有三条原则需要特别强调。首先是 预防为主的原则。糖尿病足治疗困难,医疗花费大,病人及其社会负担重。但预防则能使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率明显下降,从而是糖尿病截肢率明显下降。欧洲某些发达国家通过对于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加强教育和管理,及时筛查足病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已经使糖尿病足的截肢率下降一半以上。其次,需要强调专业化的处理。从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足病患者住入一些医疗单位,由于没有得到专业化的科学的处理,往往住院时间越长而足病问题越严重。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医务人员、医疗单位的压力。第三,需要强调多学科合作。足病处理决不仅仅是糖尿病专科或者骨科或者血管
外科的事,而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问题。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足病防治的质量,才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截肢率。这也是国外糖尿病足治疗成功的经验。